王德岩:老子的“道”与“路”

——老子的文化形象与《道德经》的解读途径

摘要:王德岩教授非常全面地解读了老子的文化形象,并对《道德经》进行了深刻剖析。王教授从老子其人、《道德经》其书两个方面,谈到了现代学者的困惑与争论,直到三大发现所产生的决定性突破,以及这三大发现对当代研究老子所产生的作用。后半部分重点介绍与阐释了老子的各种形象,以及老子的思想精髓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敬请观看!

480-1

王德岩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视频:http://www.71.cn/2016/0407/882769.shtml

精彩论述:http://www.71.cn/2016/0407/882770.shtml

图说:http://www.71.cn/2016/0407/882775.shtml

各位朋友下午好,在座的很多是我的同辈,但更多的是我的前辈。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些读书心得,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最近几年在做一些诸子学的研究,希望能够把一百年来诸子的学术脉络梳理清楚,现在也只是刚刚开始,所以只有一些粗浅的心得。为什么选“老子”这个题目呢?因为我发现在所有的诸子学研究中,老子是最特殊的一个,而且是一个标志性的学术点。

一、混乱:见首不见尾的老子与惟恍惟惚的《道德经》

从清末开始,中国学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诸子学的兴起。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对中国的学术有个划分,他说,在秦之前,中国学术属于子学时代;在秦之后,中国学术就属于经学时代了。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实际上是哲学时代,原来这些部分被哲学替代了,但是,我们也知道,并没有实现很好的替代。我们经历了非常快速的新文化运动,之后进入民国的学术高峰期,但是,这个高峰期被很快打断了,实际上,我们没有真正地形成能够跟子学、经学时代相比的成就。

近百年来的子学研究,老子是一个焦点。很多一流学者都参与过对老子的讨论,而且不同学者的结论,差异非常之大。

我对近百年来的老子研究第一印象就是混乱,不是说这些研究的人乱,他们每一个人的学问都很好,研究得也非常认真,但是得出的结论非常乱。那么,这个“乱”意味着什么呢?一定是哪个方面有问题。

近代有一位大学问家叫刘咸炘,他不到36岁就去世了,但是他写了200多部专著,刘咸炘从小做学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对于老子有这么一段说法,我觉得特别好。他说,“古人之浅深难测,而毁誉相绝者莫如老子;古之书文义多隐,而附会易工者莫如五千言。”《道德经》是古往今来最让人摸不准的一本书。

人们对《论语》稍微有些争议,但是没有根本性的争议,顶多版本有点差异而已。《庄子》呢?有人认为《庄子》的部分篇章不是庄子写的,而是出自他的后学和学生,但是对庄子思想不涉及根本性的质疑。《道德经》则不一样。刘咸炘说,“古人之浅深难测,而毁誉相绝者莫如老子。”有的人认为《道德经》很好懂,五千言,我们花一个月绝对背得下来,而且能背得很熟。对其中的内容,大家都能说几句,香港的影视剧里经常也要念一念,“道可道,非常道”。还有的人说,我们无论如何去研究,也难以穷尽老子思想的深度。

刘咸炘先生说,“古之书文义多隐,而附会易工者莫如五千言。”老子只有五千言,这五千多字有很多版本,十分复杂。古来很多人对《道德经》做过注释,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这也是很特殊的。所以,放眼望去,老子有数十个面目,你从这儿看他是一个面目,从那儿看是另一个面目。

我们一直想着,通过研究,可以找到“真”的老子和“真”的《道德经》,想知道老子的真实履历,想搞清楚老子著述的原意是什么,从而一举解决所有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已经找不到一个“真”老子。

近年来,陆续发掘出一些关于老子和《道德经》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也没有统一的《道德经》版本存在,也没有单一的老子形象存在。既然这样,莫如我们把在中国文化中产生根本性影响的老子形象从各个侧面描述出来,这些侧面代表的是我们对老子的理解,以及他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渗透和应用,这样,可能我们会获得一些更心安理得的结论。

我的感觉是什么呢?对于老子,我们耳熟能详,但实际上也最没有把握,以至于说,“老子是不是真的存在过”还不是人人都认可的,还有的人持怀疑态度。对于《老子》这本书,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对这本书做出一个普遍认可的解释,这是一个很独特的现象。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