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岩:老子的“道”与“路”(2)

——老子的文化形象与《道德经》的解读途径

摘要:王德岩教授非常全面地解读了老子的文化形象,并对《道德经》进行了深刻剖析。王教授从老子其人、《道德经》其书两个方面,谈到了现代学者的困惑与争论,直到三大发现所产生的决定性突破,以及这三大发现对当代研究老子所产生的作用。后半部分重点介绍与阐释了老子的各种形象,以及老子的思想精髓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敬请观看!

(一)老子其人:惹了麻烦的太史公

对于中华文化来说,可能只有孔子和老子的影响可以并列。孔子的存在坐标,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非常确实,而对于老子我们就没有这样确实。在历史上,司马迁是第一个给老子做传的人,他想把这个人定格在历史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面,司马迁给老子做了传记,一共450多个字,但是这么几百个字,引起了后来不下几千万字的争论。几乎司马迁列举的老子的每一个点,都有很多争论。老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称他为老子呢?是因为他姓“老”呢,还是因为他太老了呢?有人认为老子是姓老的,比如咱们看《笑傲江湖》里面,有个人叫老头子,有人是姓老的。也有人认为,老子年龄比较大,大家尊重他,所以叫他老子。

关于老子的争论有很多。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司马迁用的笔法非常奇怪。从《史记》的文本来看,我们就会产生怀疑,司马迁一开始就列举了老子的姓、名、字,介绍了老子的工作岗位和家乡,很详细了吧。

然后,司马迁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从这可以看出,司马迁也不能肯定老子的真实身份。

但是,接下来司马迁又列举了老子的后人,“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按照这个说法,老子的孩子传到司马迁时期是八代,但是孔子的孩子,传到司马迁时期是13代,就这里面差了好几代。也有人说,老子比较长寿,活了160岁,还有人说他活了200岁,子孙比孔子差几代也正常。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司马迁的记载确实存在不少模糊之处。一方面,司马迁留下了很确实的证据;另一方面,这些证据存在不少疑点。

总而言之,我们对老子的疑问,跟司马迁有很大的关系。司马迁在记载了孔子向老子问礼。问完礼以后,孔子跟他的弟子发了一番感慨,“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鸟我知道它会飞,我们可以用箭射它,走兽它跑得很快,我们可以用陷阱去捕它,鱼可以游,我们可以用网网住它,只有龙见首不见尾,你抓不住它,老子就像龙一样!但这个记载,后来也有很多怀疑,很多人认为这是编的,认为是庄子这些人为了抬高老子而编的。特别是儒家的人,不喜欢这个记载,不喜欢老子做了孔子的老师。可是,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在三个地方引用了孔子找老子问礼的故事,在《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仲尼弟子列传》里都有引用。我认为,一个历史学家如果对这个事实没有充分的信心,他不会这样做的。

除此之外,关于老子这个人的争论还有很多。比如说,关于他的人名、官名、时代、后代等,都有很多争论。这是我们说的老子这个人,我们抓不住他的源头。

从老子的哲学来说呢,司马迁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是个隐士,以自隐无名为务,他希望把自己隐藏起来,不希望在历史上留下特别明确的痕迹。所以,虽然老子的名声很大,不亚于孔子,但是我们确实很难给老子一个清晰的定位。

近代,有一个影响非常大的历史学派叫“古史辨”,是以顾颉刚先生为首的一大批一流学者写文章讨论中国的古代史。《古史辨》有七册,其中有一册半是讨论老子的,很多学者都发言了,说了很多话。关于老子是谁,有说是老子的,有说是老莱子的,有说是太史儋的,有说是李耳、老聃,有说是伯阳父,有说是彭祖。在那段时期,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证据来说服对方,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逻辑和根据。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