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汉宁: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思考

尹汉宁: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思考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我们不仅要从多视角认识和把握,还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增强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大发展理念属于战略思维、哲学思维,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统领性

思维以感性为基础,又超越感性。科学的思维活动是指运用正确方法对感知进行加工的过程。思维活动的结果往往是建立或修正概念,形成或创新理念。思维既有技术层面的,又有伦理层面的;既有逻辑层面的,又有哲学层面的;既有战术层面的,又有战略层面的。不同层面的思维产生不同视角的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其中,“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属于技术层面的思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逻辑或设计层面的思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属于战略思维、哲学思维,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统领性。

理念一经确立,会较长时间地影响人的行为、行动。有人可能会担心,哲学层面的思维离实际比较远,容易流于一般号召,似乎不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一个理念真正建立起来了,并且深入人心,是完全可以引领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上不乏哲学思维联系实际的案例。例如,希腊古代哲学家泰勒斯因仰望星空而掉进土坑,遭到女仆的讥讽,认为哲学不解决实际问题。后来,泰勒斯利用橄榄油收成丰歉对价格的不同影响,收购雅典城的榨油设备而赚钱,对女仆的讥讽给予了有力的反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谋篇布局,在每个理念的统辖下,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路径和举措。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并作出了进一步具体的政策设计和项目支撑。

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和政策主张,体现了自信和勇气

为什么中央强调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这需要从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来观察。

改革开放以来的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国内经济带有“短缺经济”的特征,世界经济也处于增长的黄金期,只要形成生产能力,经济就能增长。由此,各方面产能井喷式扩充。同时,前几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刺激经济的措施又使一些产能有所扩大。但近年来,资源承载压力加大,物质成本上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营商成本也在增加。这些因素不断累积,出现了企业开工不足、亏损面扩大,职工收入受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回落等问题。由于实体经济生产能力饱和,资金在逐利原则驱使下,向房地产和金融衍生领域转移,不仅造成了经济结构失衡,而且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隐患。在此背景下,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思维“注水”,势必加剧失衡、进一步累积风险。我们亟须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痛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闯这个关、过这道坎。

当今时代,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跨国公司研发环节,哪个国家就拥有经济的主动权和竞争优势;哪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的营商和创业环境,哪个国家和地区便能成长和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自贸区的做法“可复制”“可推广”;我国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体制,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等等,不仅体现了对投资贸易便利化的积极开明态度,而且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西方国家往往在经济低迷时,对市场的干预就会加大,保守主义就抬头;往往在经济活跃的时候,对市场的依赖就会增加,自由主义就被推崇。与此不同,中国在增速放缓和国际贸易保守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强调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见,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和政策主张,体现了自信和勇气,也展示了一种超越,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意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