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 互联网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邬贺铨: 互联网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摘要:中国大数据当然是机会,中国人口是世界的首位,但是大数据只是日本的60%和北美的7%,而且存下来的数据很多没保护,我们每个部门的数据很难共享,导致数据不严谨,重复投资。另外我们缺乏可控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要保证大数据可以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共享,而不是来封锁。我们大数据的人才资源稀缺,这种人才太少了。

据有关部门2013 年5月份统计,我国在网络上看视频的用户将近4 个亿,互联网用户大概统计数是6个亿,也就是2/3的网民会在网上看视频。经过测算,一个人需要24年才能看完互联网上3分钟所传的视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除了我国庞大的用户基础,以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世界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并开发出了令世界惊叹的产品,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

这种发展,除了源于我们勤奋的中国互联网人才,也跟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因为只有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才能让微信去抢运营商的饭碗,才能让互联网与"密不透风"的金融行业紧紧相连。

随着固网带宽的不断扩容,3G、4G 的持续发展,互联网与通信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崭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随之出现。伴随它而来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通过云计算,我们可以组成公共的平台,因此我们在家里看电视,看到一半出门了,可以转到手机上,中间可以实现无缝的衔接,并实现相同的互动。手机拿在手上,可以有多种的接口输入方式。还有基于语音的智能搜索,基于位置的搜索,个性化的搜索,同样一个问题,老人和小孩儿的视点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用手机把墙壁上卖房子的广告拍一下,一般人觉得这是垃圾广告,但是对一些人来讲是有用的广告,你一拍照,马上就会有人知道你是需要买房子的,就会把一些信息发送到你的手机上。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可谓是离不开互联网了,并且似乎越来越依赖互联网。除了我们现在已经熟识的以上技术,物联网这个概念如今也慢慢地渗透入我们的生活了。

互联网是最适合做物联网的基础网络,物联网相当在互联网上面对特定任务来组织的专用网络。曾经有人说互联网不行了,现在是物联网,这是一个误解,没有互联网很难支撑物联网。当然了,物联网也不一定非在互联网上支撑,但是最常见的是互联网作为支撑。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业务或应用,是互联网应用的扩展。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物联网往往是行业性的或区域性的。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很宽。可以应用到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电网、建筑、环境监测、数字医疗、数字家居、安全监控等等。

比如智慧城市就是最近很热门的话题,它更强调的是城市的设施为政府、雇员和企业、市民服务,它要提出区域的创新体系,智慧体系,广泛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多地关注城市的人力资源、教育、社会有关资源和环境等。

实际上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个信息技术城市,更重要的是一个我们所说的城市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愿景。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宽带数字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希望城市是个创新城市,人文城市,平安城市,幸福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

如果说政府仅仅是把城市搞成马路很宽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能不能宜居、宜业,如果一个PM2.5 很高的城市,那肯定不是智慧城市。

此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与普及,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电脑、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设备,日常生活基本上都可以数字化地表示。通过我们的行为等产生的那些大量、高速、复杂、变化不定的数据,再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实现信息的收集、存储、分配、管理和分析,而体量大、类型多和速度快是大数据的显著特征。

大数据是每时每刻都产生的,它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因此我们需要一边前进一边做分析,如果说过去的分析我们可以停下来做静止的,现在它是动态的,它没有停止的时候。

中国大数据当然是机会,中国人口是世界的首位,但是大数据只是日本的60%和北美的7%,而且存下来的数据很多没保护,我们每个部门的数据很难共享,导致数据不严谨,重复投资。另外我们缺乏可控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要保证大数据可以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共享,而不是来封锁。我们大数据的人才资源稀缺,这种人才太少了。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等都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技术,逐渐地,通讯与计算机融合,智能终端与社交网络并发,内容与终端捆绑,制造与服务联姻,软件与硬件兼施,转型与并购俱进,通讯与媒体混搭,线上与线下联动,长线与短线换位,管道与平台并重,数据内容产业具有更高的市值,信息化发展促进业务的融合与渗透,颠覆性技术重构产业格局,互联网充满创新空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