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德:漫谈《水浒传》(5)

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刘世德教授带我们走进水浒的世界,解惑《水浒传》有关作者、版本及内容上有待考究的问题。

以上讲的都是繁本,现在我们接着讲简本。现在的简本是残页也好,是完整的也好,绝大多数都收藏在海外。所以学术界对于简本的研究很不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机会在海外看到这些个简本。所以有关于简本的问题,简本和简本之间的关系,简本和繁本之间的关系,我们都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条件,我们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有一个教授叫马幼垣,他现在已经退休,他是华人,研究《水浒传》。据我所知,他是收集《水浒传》版本在全世界范围里边来说最全的一个权威学者。那么他把其中一部分收藏在欧洲的简本的残本,排印出来了,自费出版了一个本子,汇校本在内部流传。他有这么个条件,但是他印的这个本子,也很少有人能够有机会看到。他发表过一篇文章呼吁大家研究简本,认为学术界对简本的研究不够。不够的原因,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客观原因,大家看不到。西欧就有很多国家如:挪威、丹麦、德国、荷兰、梵蒂冈等,都有《水浒传》的残本,谁有机会能够把这几个国家都跑全了,而且去了以后还把它复印出来?一般的学者做不到。所以这个研究还不够深入。那么简本刻印最早的就是《水浒志传评林》,它是万历二十二年的,这部书收藏在日本。当年有一个学者叫王古鲁,他从日本带回来了照片,那个时候还不是缩微胶卷,就是照片。带回来了以后,由于当时文化部副部长是郑振铎,在郑振铎的努力之下,王古鲁把这部照片捐献出来,捐献给文化部。所以在五十年代文学古籍刊行社就把这部书影印出来了,这是我们在国内有机会能够看到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简本。

区别简本和繁本的标准是什么?

下边我要讲第四个问题,什么叫简本?什么叫繁本?刚才我已经讲了,区别简本和繁本唯一的标准是看文字的多少,文字的繁简,而不是看情节的多少。这一点非常重要。这还是很多青年学者到目前还说不清楚的一个问题。什么叫看文字的多少,不看情节的多少,那么到底有些什么情节,哪个本子情节多,哪个本子情节少?我们就看六个部分。大体上来说,这六个部分的情节就是聚义、招安、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我们看哪一个本子有这六种,哪一个本子只有这六种当中的几种,这就看出来了谁是简本谁是繁本。从第一部分到第六部分全部都有的,是一百二十回本和各种简本,各种简本都有这六部分。一百二十回本有这六部分,一百回本没有,一百回本没有第四部分,也没有第五部分,七十回本只有第一部分。你看,一百回本和七十回本都是繁本,但是它的故事内容少,繁本的情节比简本少,简本的情节反而比繁本多,这就说明了繁本也好简本也好,它们的区别不能够拿情节的多少作为一个标尺,这是我讲的怎么区分繁本和简本。

先有繁本,还是先有简本?

下边我讲一个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先有繁本还是先有简本,这是第五个问题。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孙楷第过去举过的,另一个是很有趣味的一个例子。大家如果手上有《水浒志传评林》这部书,可以去查,这里边出版者居然把其中的一个人名改了。我们就要指出来他怎么改的,他为什么要改,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这个例子见于第三十回,就是武松大闹飞云浦这一回。下边就是这个情节,武松被押在大牢,施恩拿了一二百两银子,求康节级解救。康节级说蒋门神已经买通了官吏,要结果武松的性命,只有当案一个叶孔目不肯,因此这个县官知府还不敢害武松。叶孔目这个人忠直仗义,也不贪爱金宝,只有他不肯要钱,因此武松还不吃亏。大家记住叶孔目,这个孔目姓叶。之后施恩相别出门回到营里,又找一个跟叶孔目相好的人送了一百两银子给他,只求早早紧急决断,那叶孔目已经知道武松是个好汉,也有心周全他,就把那文案做得很活。只是这知府受了张都监的贿赂,不肯从轻判断,武松窃取人财,用这个罪名不能够判为死罪,因此互相拖延,就想在牢里面把武松谋害。现在叶孔目又得了这一百两银子,也知道这事情是诬陷了武松,就把这个文案做得轻了,尽量出脱武松。

完了有四句诗,最后两句:西厅孔目心如水, 海内清廉播德音。这个孔目指的是叶孔目,歌颂他的。我们看看怎么改的,万历二十二年双峰堂刻本《水浒志传评林》,余象斗刻的,他把叶孔目改成了余孔目。把姓叶的人改成姓余的人,为什么要把姓叶的人改为姓余的人?因为他本人姓余,这个刻印的人编辑的人姓余。好像这个好人不应该姓叶,要姓他们的这个余,除此以外,你还可能有其他的解释吗?应该这就是解释。后面在这个简本里边出现了一个人叫余呈。这个余呈后来投降了宋江,在宋江底下是一个将军,后来在战场上战死了。这好几个简本都是这么描写的,但是这个余象斗他的这本书里边改了,改成他没有死,死的是别人。后来他继续打仗还立了功,最后还得到了升官和封赠,那么也是姓余的。可见,余象斗这个人作为一个出版家,在这方面没有道德的!把书里边的好事好人,都变成了他姓余的,姓余的不让他饿死,要让他升官发财,这是这个出版商余象斗所干的事。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