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的路径
笔者所在的上海高等研究院团队自2008年开始进行小型燃气轮机研发,到2015年进行工程示范,项目成果转移转化成立公司,历经7年多时间,其中从关键技术成果到工程应用倾注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根据工作实践,对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有以下建议:
1.加大鼓励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力度。科技成果转化中,从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产品的产业化经营中,每一阶段需要引入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一点从科研人员直接创业成功率很低可见一斑。科技成果如果一直在高校、科研机构内部,在成果发明人手中,转移转化的效率很难提高。建议出台支持科技成果向企业、专业转移转化机构转让的政策,使科技成果流转起来,到更适合将其产业化的人手中。
2.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往往周期长,结果难以预料。为激发转移转化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需要配套多种激励措施,建议政府对这类激励措施配套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
3.鼓励建立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职能的科研机构。国外通常通过“工业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机构,高校建立“技术转化中心”来推动成果转移转化。我国近年来也在探索建立专业转移转化机构的模式,如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自2009年建院以来,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由此也建立了一批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和平台。机制包括:科研成果定价机制、转移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科研人员在事业和企业单位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等。平台包括:创新研发平台、风险投资与技术转移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四大功能,即应用性研发、产业化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功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