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

实现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述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提出并践行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顺应历史潮流,指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回望历史,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今天,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指向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距离实现民族复兴宏伟目标从未如此之近;

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

新使命新期待,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时代命题——

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标志着已从“欠发展阶段”步入“发展起来阶段”,呈现出“整体转型升级”的特征。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认为,这种“发展升级”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到党建国防外交,已在全方位各领域展开。

回答新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正在从“世界大国”迈向“世界强国”。行进在这一历史进程之中,我们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悄然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动。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强调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提出了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等。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顾海良教授认为:“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新形势下,我们党自身同样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是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入的,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关系。”韩庆祥认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党要打的十分坚硬的“铁”,而作为“打铁人”,中国共产党人自身首先要“硬起来”。

新课题催生新认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宗明义。

“这是贯穿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主线。”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说。

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主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国梦为目标、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关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梦,治国理政的目标指引——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三年多来,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一目标愿景展开的。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方略——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抓住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牛鼻子’,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韩庆祥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