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公共讨论首先要就事论事

张颐武:公共讨论首先要就事论事

日前,关于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现状的讨论成为互联网舆论焦点,这凸显了互联网作为社会公共平台的重要性。

但现在看来,网络上对于公共政策或社会问题的讨论,其“鲜明特点”依然醒目,即在讨论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意见“极化”和“简化”。

所谓“极化”,就是原本双方观点并非尖锐对立,往往可以互相参照,在分歧中有互通,在争论中有互补。但由于话题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一些人将双方观点理解得格外极端,并强化其对立处,忽略其互通互补性,使讨论双方变成了非此即彼的两个阵营。

“简化”是指双方观点在讨论过程中被最大限度地简单化。本来双方都需要考虑对方观点的合理性来完善自己的论点,但由于一些网上“围观”者期待双方“掐”起来,参与者也凭着印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得卷入讨论的人缺少了换位思考和深化问题的愿望。而围观者和参与发言者由于情绪的激动而流于意气的宣泄,往往观点越激烈极端,拥趸越会大声喝彩,双方对立情绪因而更加激烈极端。

因此,扣帽子、贴标签等现象在讨论中也就表现得格外明显,如给对方扣上“愤青”“五毛”“汉奸”这样的帽子,贴上“好战派”“激进派”等标签,有时甚至出现对另一方人格进行羞辱而不就事论事等现象。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在相当公开的场合对有不同意见的人言辞激烈,就更易引起误解。公共性强的网络平台譬如微博,讨论尚有诸多参照,当讨论蔓延到微信、朋友圈等公共性受限的平台,其讨论内容就更会因有一定私密性而趋于极端。

再加上网络是个众说纷纭的公共平台,当事人会你来我往地就具体的观点进行讨论,旁观众人也参与其中。但人们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理解方式也不同。网络的讨论往往不能充分说理,从而难以让讨论得到更深入地推进,人们由于观点极化和简化,变成了互相扣帽子、贴标签,对对方的想法缺少深入的体认。

这样一来,一是让讨论变成同义反复,难以就具体问题有更多沟通,而是一味你说我反驳,我说你反驳,观点越强化越难以考虑到对方想法的合理因素。二是情绪妨碍了理性认识。使用激烈的言辞,往往容易说理不充分,论说展开不周密,话题因此不能在讨论中得以深化,人们也由于简单地分成两派而不会冷静地分析和观察。

现在看来,讨论的双方大都是基于中国立场,其间一些具体的思路和看法有分歧再正常不过。不必回避分歧,但也不应把问题简单化,渲染得势不两立。公共讨论需要更多沟通与平心静气的讨论,弄清问题症结。此外,也应避免扣帽子、贴标签,防止由此引发更大的对立与分歧。公众和社会看待这些讨论也需要有更多平和理性的理解。因为中国发展需要更多理性的认知和认真的讨论,也需要公众通过参与这些讨论了解国情和世情,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明智的认识。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