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年:变化与问题(2)

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一年:变化与问题(2)

实施新行政诉讼法应当关注的问题

实践表明,新行政诉讼法已经成功破解的“立案难”,对复议机关发挥作用起到了一定的“倒逼”作用,强化了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诉讼意识和法治观念,将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和损害公益的不作为纳入诉讼监督的范围,实施效果比较显著。但是,也必须看到,新行政诉讼法实施还面临一些困难。行政诉讼立案问题解决的效果能否持续也有待进一步观察,“审理难、执行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行政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保障尚未形成。

正确理解立案登记制,处理好扩大受案范围与防止滥诉的关系。推行立案登记制,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修法的重点,随着大量行政案件涌入法院,一案多诉、滥诉,浪费司法资源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在新法实施初期,案件数量快速增加是可以理解的,当过去累积的案件处理完毕后,如果还有大量的无效诉讼案件,就要引起重视。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总结经验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确保当事人的合法诉权,防止滥诉和恶意诉讼。

将行政诉讼法实施与司法体制改革相结合,有效解决行政审判体制不顺的问题。行政诉讼法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只有法院能够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行政审判权,才能有效解决行政纠纷。为此,应当尽快推进行政诉讼集中管辖制度改革,争取各地级市均试点集中管辖院,在更多的地方建立跨行政区划法院。

全面准确实施新行政诉讼法,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新行政诉讼法除起诉受理程序外,在审理和执行程序方面有很多新的规定。应当全面准确实施新行政诉讼法,在调解、一并审理民事争议、适用简易程序、判决和执行方式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充分发挥新行政诉讼法的作用。

将行政诉讼监督转换为依法行政的压力和动力,为法治政府建设助力。随着行政案件增多,行政机关开始感到压力。这种压力大多集中于政府法制部门,尚未传导给所有业务部门,也尚未转化为依法行政的动力,行政机关内部仍有苦乐不均问题。面对压力,多数行政机关疲于应付,甚至存在“债多了不愁”的心理。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白皮书等方式,定期通报行政审判情况,及时发出司法建议,提高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等方式促进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也应当运用典型案例,反思行政决策和执法中的问题,改进制度,健全机制,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