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2)

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2)

——有关部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亮点扫描

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 为广大人才松绑

简政放权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核心。一直以来,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成为广大用人主体和人才的热切期盼。

为充分释放高校活力,目前,教育部正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文件。在高校用人方面,主要包括高校自主选聘教学科研人员,研究制定符合教学科研单位特点的“双肩挑”人员管理办法。在高校科研评价方面,主要包括推进科技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公允的评价标准,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科研轻教学等倾向。让大学教师从过多过苛的要求、僵硬的考核、繁琐的表格中解放出来。

“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就是为用人主体松绑,是科学用人、合理用人和高效用人的重要手段。”河海大学教授赵永乐认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改革,非常必要,应结合高校特点,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凡高校能够依法自主管理的,相关行政审批权该下放的下放,并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

加快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

近年来,为准确试玉辨材、实现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为重点,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

取消了272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44%。初步实现了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基本取消,各部门未经批准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基本取消。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增设了正高级职称,使评价对象拥有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基层卫生专技人员职称评审改革完善后,医疗服务水平、质量和业绩成为新导向,论文外语不再是“硬杠杠”。

针对广大科研人员反映的科研和人才项目评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改进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工作,为广大人才松绑。大幅度精简评审项目,总体精简了29%。进一步简化评审环节。通过开展中央地方联合评审、压缩评审时间、减少会议评审、建立评审信息互认共享机制等,进一步简化评审环节,减轻科研人员的评审压力,发出“无评审月”倡议。完善评审机制。积极探索解决交叉申报和重复立项问题,探索科技项目分类评价机制,努力丰富评审形式,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建立评审监督机制,使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

在中国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看来,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必须深化改革,科学制定评价标准,规范和减少对人才的行政评价,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评价机制的作用。张冠梓表示,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首要任务是发挥市场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基础作用和主导作用,减少政府对用人主体的干预。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