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篇章(2)

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篇章(2)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论述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稳定器。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从根本上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只有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才能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必须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建立在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根基、才有底气、才有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要积极吸纳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继承五四以来革命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