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时代 (3)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时代 (3)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摘要:党和法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精髓。抓住了这个根本问题,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和核心。

五、把领导干部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的“关键少数”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重点内容,牵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牛鼻子”。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必须把尊法放在第一位,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既可以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也可能起到致命破坏作用。一个人纵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不守规矩,也不能当领导干部,这个关首先要把住。决不能让那些法治意识不强、无法无天的人一步步升上来,这种人官当得越大,对党和国家危害也就越大。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解决好权大还是法大这个真命题,真正做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法治之下,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把手抓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关键中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主要负责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要亲力亲为,不当甩手掌柜,不搞花架子,不能一年开一两次会、讲一两次话了事。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上级党委要及时告诫和约谈,严肃批评。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接二连三发生重大违法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必须严肃问责、依法追究。这就夯实筑牢了推进法治建设的一把手责任。

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反复强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埋钉子、留尾巴。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如果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人治思维、迷恋于以权代法,那十个有十个要栽大跟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体系、法治实践为基础,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性质方向、根本保障和总目标、总路径、总任务、总布局等各个方面,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向哪里走、跟谁走、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全面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指引下,中国人民必将阔步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时代。

(作者:国务院法制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