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孔子精神历程自述(2)

知与行:孔子精神历程自述(2)

人生随处都有偶然,充满着变易,即便能立于礼、不惑于人,人生仍不免坎坷,也许正因为命运的不可测,所以孔子很少谈论。“知天命”并不意味着对命运这一论题的各种解释,对于人生诸种境遇能安之若素便可算作是“知天命”的人,“知”不是一种知识的获取,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和态度的肯认。纵观孔子一生,“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可是孔子始终保持恬淡乐观的心境,坚持宣扬自己的仁义之道。庄子赞颂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庄子称颂孔子为理解了命运的得道者。

“知天命”意味着获取了宇宙的量度,自此之后,重新审视纷纷扰扰的人间是非,不论听什么都顺耳了(“六十而耳顺”),此时心量广大,涵容一切,外在的是非毁誉听起来不再刺耳,不会在心里掀起波澜。到了七十岁,放纵自己的欲望,一言 一行却不再逾越任何礼仪规矩,自适适人,顺人顺己,自在无碍,即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综上所述,如庄子所论“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孔子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们敬仰、学习的人格典范,与他不断地反思自我、修养自我是密不可分的。就此论之,修养是一个过程,修养的过程与生命的历程相伴随,修养不是为了展示给别人看,而是为了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是充盈生命的一种内在需要。修养作为与生命相伴随的一个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青少年阶段,修养主要体现为对礼仪规范、社会规范的遵循、学习与理解;随着年岁渐长,修养主要体现为对礼仪背后价值观的反思与坚守;当人们渐入老境,修养的关注点开始从具体的社会层面转移到对命运的形上之思,对人事是非的超脱,对精神自由的关切与体认。这一修养历程的特点启示着我们:一方面,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宣传修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格修养应从小处着手、从具体的行为规范开始,从形下到形上,如老子所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而修养最高境界达成之后,“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仍体现于日常的言行之中。

修养应注重知行合一,在人生实践中反思自我,获得智慧,与此同时,又把这一体验到的人生智慧运用于人生实践。学于礼而立于礼,知人而不惑,经历穷通而后理解命运,孔子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建构其思想体系,在屡经挫折后仍不断地寻找机会参与政治实践,孔子的修养论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探寻,而他对智慧的探寻又有着强烈的实践品格,抑或说,孔子的“知”就是“行”的总结,“行”是“知”的体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