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艳艳: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体会

一、自媒体时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和宣传工作的相互结合

(一)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离不开宣传工作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还是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中进行观察。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却并没有谋得一份大学教职,而是到了《莱茵报》工作。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以及进行宣传的这段经历,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回忆他在1842至1843年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的为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他在这里谈到的为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关于莱茵省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辩论,第二件事是摩泽尔地区农民的物质利益问题,第三件事是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协定。恩格斯曾在一封信中谈道:“我曾不止一次地听马克思说过,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这表明,马克思经历了在《莱茵报》期间的办报宣传工作,开始了他思想上的转变,当时普鲁士政府统治下的社会关系中所存在的普通社会大众的劳动并没有得到认可,在处于一种比较卑微的社会地位的状况之下,在去试图寻求人的解放途径的道路中发现,基于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对人的解放问题的探究,已经走不通了。因为黑格尔的法哲学已经成为当时普鲁士意识形态的重要的哲学根源。基于此,马克思认识到国家和法的关系,不能从它本身去思考,也不能寄希望于它自身去完善,而是要认识到国家和法的关系是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社会的利益生活基础之上的,对于这种精神的一般的发展来说,必须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进行探究。《莱茵报》时期的这段经历促使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反思。

1843年《莱茵报》被迫关停后,马克思到了他新婚妻子燕妮的家乡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他从社会舞台重新回到了书房,潜心研究黑格尔法哲学,并写了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明确提出要对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进行一个确证,不能把人的解放问题寄希望于国家和法的自我完善,而是必须要立足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之上,这样就使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物质和思想的头足倒置关系重新正了过来,使国家的真实的存在重新立足到了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之上,从而开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

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建立在《莱茵报》时期办报的宣传经历基础之上,同时,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845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和恩格斯观察历史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正是要确立这样一种基本的事实,从而开始了对人吃、喝、住、穿等基本需要的重视,以及满足这种需要而导致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视,物质生产活动继而成为历史的基础。

这种基本的思维逻辑对于我们今天正在积极学习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相关的哲学思想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郝立新教授指出,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他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充满实践精神、人民情怀、问题意识、世界眼光。这种哲学不是在书斋或学院里构筑的“体系哲学”,而是回应时代、扎根实践、关注人民的哲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实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时代课题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2015年6月,刘云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工程作用发挥得怎么样,重要的是看能否及时有效地回答重大问题。要围绕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战略部署来确定研究重点,深入回答事关全局的实践课题,加强对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今天,我们按照党中央的整体部署,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然要进一步研究和阐释当代中国的中国问题,坚持问题意识导向,深入回答当今人们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如今,我们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数字科技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教育、娱乐等方面带来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变革。现在,不论人们乘坐地铁还是公交车,都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在低头翻看手机,都在用微博、微信和千里之外的人进行联系。这也告诉我们,既然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我们日常性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样式,就必然要求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时,积极地进行相关领域的变革,也就是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时,要重视网络、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重视在宣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实际上,我们的工作非常需要了解社会,跟踪社会的发展变迁,而自媒体的网络社区正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便捷窗口,网络群众路线是理论工作者进行跟踪性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近几年人们在舆论场上所关注的热点看,一些比较喧嚣的网络舆论场亟待理论的解释力,呼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出场,并参与到一些舆论纷争的回应中去。同时,近些年由理论问题所引起的一些纷争和讨论也有很多,比如关于人民民主专政问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问题、西方价值观问题、国有企业的地位问题、党员的党性问题、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等等,这些引起思想领域的重大讨论的问题,实际上都折射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背后的思想逻辑的深层次需要。

因此,在当今自媒体时代下,如果我们不参与、不重视理论宣传工作,就很难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或者说我们的研究工作很可能没有处于时代前列、没有把握时代脉搏。如果我们想作前沿性研究,就需要通过自媒体跟踪社会思潮动态的变化。如今,舆论形势倒逼理论创新的态势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空前重大。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