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闻之:语言流变没那么可怕

田闻之:语言流变没那么可怕

日前,全国及北京的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发布,其间透露出的某种变化引人关注。一是,过去一年大量新兴词汇诞生,诸如“城里人真会玩”“主要看气质”等成为年度网络流行用语;二是,很多传统词汇被遗忘,诸如“蹽丫子”“家雀儿”等“京片子”日渐式微。传统语言会在网言网语的冲击下消亡么?不少人都表达了这样的忧心。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全程参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记录人们的成长印记。或许正因如此,人们总是对自己使用过的语言怀着天然的亲近感,并且这种感情往往随着时间积累而愈发深厚。看着曾经耳熟能详的词汇被冷落,看着“不着调”的新词被热捧,内心多少有些不适应,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抛去感情因素回到理性探讨,语言的流变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事实上,语言是一种“通约”工具,其价值在于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倘若两个人的话语体系不匹配,陷入“鸡同鸭讲”的尴尬,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个层面上,力避“无厘头”式地生词造句,使用一套社会认可的规范语言,令大家“书同文”“语同音”,是进行对话的基本前提。但是,时代总在不断推演,人们的行为习惯、话语偏好总在不断变化,规范本身也是不断调整的。好比现在,我们固然很难接受所谓“新新人类”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各种“火星文”,同样也很难想象,一个人还秉持着百年前的话语规范,张口皆是“之乎者也”,遣词造句全是古人之风。

语言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话语体系本身是博采包容、动态演化的过程。它有围绕时间变迁、空间拓展的“公转”,也有自我吐故纳新、推陈出新的“自转”。尊重并运用这一规律特性,引导语言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新陈代谢,语言才能永葆生机。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民族语言湮没于历史,汉语却能绵延几千年,原因便在于此。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从文言文到白话文,通过对自我、对成规的扬弃,通过对他人、对创新的借鉴,她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是的,新生词汇并非都是“洪水猛兽”,倘若为社会、为时代认可,个体再拒绝也没有意义。而旧词若早已成故纸堆里的一员,再留恋不舍也终将离去,倒不如将它安心放于历史的博物馆中。

小说《三体》中,冬眠上百年的公元人再次醒来,发现人类社会已经翻天覆地。尽管感觉有些别扭,他们还是选择了适应时代变化,对接新的话语体系。这只是科幻想象,但暗含的道理却是一致的:语言流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拥抱时代首先要学会拥抱时代的语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