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蓝皮书”系列报告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4-2025)》,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该蓝皮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年度任务,梳理工作进展、分析问题挑战,积极为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全书包括总报告、国事保障、功能设施、国际要素、服务环境、对外交往和经验借鉴七个内容版块。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10周年,也是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10周年。北京紧紧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国际交往中心”这个目标,牢牢扭住“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准确把握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发展任务,全面提高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各项工作水平,为加快推动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也为世界了解北京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一扇窗口。
2024年,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展现了极为亮眼的表现,在多个国内外权威排名中取得优异成绩,在科技、金融、文化以及城市消费活力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展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北京的全球性城市地位。
(1)2024年,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简称GaWC),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城市体系排名(World Cities 2024)。北京凭借其经济实力、全球化功能、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再次获得“Alpha+”级(世界一线强城市)评价,排名稳居全球第四位,不仅展现了作为中国首都的强大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地位。(2)科尔尼发布的《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中,北京以全球第6名的成绩继续稳居前列,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城市的核心地位。(3)根据2024年9月《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简称GFCI 36)显示,北京的综合评分为721分,全球排名为第18位,维持了较为稳定的表现。特别是在GFCI 36的金融科技子领域排名中,北京排名全球第11位,与纽约、伦敦、中国香港等城市共同领跑全球。(4)据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4》报告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报告显示,北京再次以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脱颖而出,连续八年蝉联《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第一位,并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中稳居全球第三。这一成就彰显了北京作为全球科研中心的领先地位,同时反映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强劲崛起。(5)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位列第三,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前三的水平。(6)2024年12月日本智库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发布《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Global Power City Index, GPCI),在全球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坐标系中,北京以总分1111.0分位列《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指数2024》第16位,稳居全球城市“第二梯队”头部。(7)由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发布的《机遇之城2024》报告显示,北京与上海、深圳、广州继续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领跑者,位列最前位。特别是从高等院校的数量、科研机构的密集度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等角度,北京始终引领全国。纵观北京在多家全球权威排名中的优异表现,可以看到,北京兼具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魅力,其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攀升。
蓝皮书还指出,北京要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积极应对国际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稳步推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奋发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北京篇章,坚定不移推进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北京特点的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之路。
一是完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场外交机制。2024年北京主场外交活动,在合作格局、理念传承与发展、引领全球南方合作等方面呈现出的鲜明特点,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北京主场外交的新气象与新作为。充分发挥首都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具有首善标准的主场外交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元首外交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措,增强常态化服务保障能力,服务内容涵盖场地设施、文化展示、交通安保、新闻宣传、住宿餐饮、志愿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不断提升外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升北京主场外交国际影响力,彰显中国大国形象和大国首都风范。
二是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凸显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在科技方面,北京发挥其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优势,在高新技术研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吸引大量国际顶尖人才和企业,通过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有效推动全球技术创新链的进一步融合。在金融方面,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国内外资本流动提供有力支撑。在文化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历史底蕴和国际化活力的城市,北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和国际艺术交流,增强城市全球影响力。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消费方面,北京也展现出了高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开放窗口。北京数字经济国际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核心产业加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化,全场景数字化生态逐步形成,创新引领与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为全国典范。同时,北京入选全国首批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城市,率先探索跨境数字贸易和产业开放新路径,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与发展提供“北京方案”,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协同、共赢的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格局。
四是提升民间交往水平助力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北京构建多层次友城合作体系,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激发民间外交活力,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全面提升外事管理服务效能,为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开放活力,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城市治理,在推动全球南方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中贡献北京智慧。2024年,北京市全年接待31批次外国城市代表团,新增一个区级友好城市,“两区”全球联络站新增3家,网络拓展至17个,促成14个国际项目在京落地,1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 北京市获评“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并携手河内市荣获“对华友好城市优秀伙伴奖”。
五是加强北京国际传播力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适应当前国内外智能科技发展形势,北京加快培育传媒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北京城市国际传播,塑造大国首都城市形象。北京国际传播从统筹部署、技术应用、文化资源利用、传播方式等方面发力,不断深化细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显著提升北京城市国际传播效能,为奋发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北京篇章、坚定不移推进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关于下一阶段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蓝皮书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好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高标准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聚焦北京国际交往中心高质量发展,坚持功能引领,加快提升新时期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成效,服务好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服务好北京高水平开放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