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治理(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治理(2)

——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经济学领悟

摘要:发展是硬道理,中国选择市场经济是为了更好更快发展;而经济治理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合力,实现既能充分释放经济活力,又能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使经济发展活而不乱。

掌握实情、直面问题:经济治理的初始点

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鲜明的作风,也是经济治理的初始点。

治理,就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经济治理首先必须掌握真实的情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我常说,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

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必须直面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一口气点出了一系列现存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医药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经济治理的对象。只有问题明确了,治理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在勇于直面问题的同时,还必须从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找到病根才能药到病除,抓住根本经济治理才能真正见效。

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经济治理的着力点

认真逐条分析问题的成因,可以发现问题生成于体制机制存在弊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因此,经济治理的着力点就应该放在规范市场秩序、统一市场规则、消除市场垄断、保护市场竞争,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上。

财税体制是经济体制的核心体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与财税体制不健全有关。因此,财税体制的改革是经济治理的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并且从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改革就是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伴随着经济治理,必然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