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4)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话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

主持人:新形势、新任务是理念创新的“风向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应地,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为我们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指引。

赵长茂: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思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将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我国体制创新、新发展动力塑造提供有力支撑。协调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方法论。协调发展理念不仅强调要还以往发展的历史欠账,更强调在统筹协调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绿色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本方向。“黑色”是传统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色调,从“黑色”转向“绿色”是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强调绿色发展,体现了这一必然要求。开放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视野。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了持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共享发展,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为全体人民提供积极稳定的预期和日益丰富的共享成果。

孔繁轲:新发展理念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灵魂和主线,是事关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挥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小康建设,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来源,协调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五个“手指”,缺一不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小康建设, 要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崇尚创新,摒弃“唯GDP论”,挖掘发展潜力、厚植发展优势、开拓发展境界;注重协调,摒弃“零和”思维,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倡导绿色,摒弃拼资源拼消耗的路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深化开放,摒弃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等做法,坚持内外联动、一体发展;推进共享,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黄承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的短板不补齐,全面小康的成色就会大大降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政策到位、项目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位。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完善东西部协作扶贫、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夏庆丰:理念一变天地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贵州铜仁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生态“长板”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经济开发区平台,重点发展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坚持走共享发展道路,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全面进步,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