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

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

到底是“需求创造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这个问题,已经在经济学界争论了数十年了。不同的回答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逻辑,代表着不同的政策取向。人类的需求当然是经济增长动力(内在动力),但这个动力要转化为经济增长还需要供给这个发动机(实现手段)。实现经济发展,最根本在于改进供给手段。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将人类推进到了蒸汽时代;电力的应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历史发展已经一再证明,正是科技创新一次次带来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决定了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企业的创造力,比通过刺激需求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供给侧也就是生产侧,总供给可用生产函数来表示,产量由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其中,要素投入是指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取决于生产要素质的提升,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生产组织方式改善等。各国经验都表明,要素投入在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前,比较容易表现出它的支撑力和对发展的贡献,但其后却要转向衰减。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侧刺激乏力,供给侧低效供给过剩,明显地表现出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否定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而是要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来提高供给能力,更好地回应与引导需求,从而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作为供给主体的企业如何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这与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增长本质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熊彼特认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组织模式的竞争。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福斯特在分析美国40多年横跨15大产业、千余家企业的绩效后发现,企业在长期运营中,其绩效的增长是不连续的,而这种不连续是市场中创造性破坏形成的结果。当某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竞争者掌握了更能让消费者接受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时,市场会毫不迟疑地接受,而原本在产业中长期占据优势的企业则可能一举被击败。市场的“做事风格”就是不断实施创造性破坏,因此政府要做的不是阻止创造性破坏的发生,而是促进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让企业在一次次生与死的洗礼中获得新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什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尽管中国仍是全球主要新兴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但在科技创新相关的各项指标上表现欠佳。中国的创新总体状况排名世界第31位,高等教育和培训世界排名第68位,技术完备度排名第74位。而创新、高等教育及培训、技术完备度恰恰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掣肘。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说到底就是创新乏力、创新不足。因此,抓科技创新才是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