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2)

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2)

——光明日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特稿之三

摘要:从“自己发展”到“全球治理”;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从“风险共担”到“成果共享”,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调整姿态,极目远眺,更加从容、积极、自信地拥抱一个属于我们、也同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黄金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成就斐然。

——在政治领域,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这样既能保持共产党执政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能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蓬勃发展,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民主权利;

——在经济领域,围绕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弊病,也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中计划经济过于僵化的缺陷,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折;

——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一元指导、多样并存”的方针,既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向正确,又使得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从持续创新到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制度主体的力量保证

无论是血雨腥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激情燃烧、波澜壮阔的建设与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共产党都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有力主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制度建设更不可一蹴而就。其进锐者,其退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提出了300多项改革计划,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堪称空前。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出台180多项改革措施。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中央深改组召开了20多次会议,审议通过上百个改革方案——国企改革开始破冰,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拉开大幕,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

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八项规定”、反“四风”,一整套体系完备、措施得力的党内法规出台;重拳出击,不留死角,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官员警醒,百姓点赞,“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前景可期。

…………

充分的制度自信是新一轮制度建设的动力与保障,而新一轮制度建设,必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现代性、有效性与法治性,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从“自己发展”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制度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从世界潮流的高度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有关发展问题;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20世纪末,西方社会掀起了反社会主义的逆流。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中国不信这个邪。

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就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他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万事翻覆如浮云。

当中国人埋头苦干,发展自己,经济腾飞,国力壮盛之时,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完善之时,原本领先的西方社会却面临危机——从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再到长期低迷的政府支持率,资本主义痼疾反复发作。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沉着应对,打出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振兴产业的组合拳。2009年年底,中国经济走出漂亮的V形反转,率先突围。澳大利亚《悉尼晨报》用“中国引领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表达敬意,美国《纽约时报》则发出了这样的提醒:“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

2014年,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证明了一个真理: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条道路、一种模式。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兼收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它从不拒斥其他国家制度的长处,也从不用自己的模式去剪裁其他国家。

“中国特色”并非限定意义,限定我们只能解决中国独有的问题;“中国特色”应具有开放意义,在应对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和人类文明进步问题时,中国给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价值引领、责任担当。

95年前,在旧时代的余晖中,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95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经验正在走出国门,影响着全世界。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出的硕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文明献上的宝贵财富。

从“自己发展”到“全球治理”;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从“风险共担”到“成果共享”,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调整姿态,极目远眺,更加从容、积极、自信地拥抱一个属于我们、也同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