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氤氲茶香中,传递正能量》,报道成都锦江区群众茶馆将传统戏融入爱国、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肯定了成都文化宣传模式。群众茶馆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让传统戏焕发新生机,打破了文化创作题材的局限性、地域性,更加有范儿,茶馆文化的“触角”也伸入到社会更多的角落,更多的领域。而核心价值观“嫁接”于茶馆文化,使其落地生根更加接地气,通俗演绎更加有“乡土气息”,让百姓更易于接受24字。老百姓作为文化的受众,理应成为文化惠民的最大受益者,笔者觉得各地应该借鉴成都茶馆文化的模式和经验,创新疏通文化传播渠道,扩大文化受益群体,使得文化这个“大蛋糕”能被更多的人群分享。
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先进的理念文化,是整个国家文化主体“大框架”,而茶馆文化是传统的市井文化,每日通过说唱传统表演,汇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文化之间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互补性——24字核心价值观把先进理念融入传统文化表演方式中,从此散发出乡土民间气息,不在让人感觉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茶馆文化有了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更加有现代范儿,更加有生命力,有了核心价值观这个“源头活水”传统艺术才脱离了“老生常谈”,不再单调重复,文化格调更高,文化气息更加清新,具有时代范儿。
价值观本身涵盖的层面较广,怎么找到一个“切入口”接入传送民间的“端口”,源源不断的把精髓输送到群众心中、脑中,且不引起“排斥”反应,关键在于对上群众“胃口”,创新方式利用24字文化资源,合理开发文化的“潜在”的发展空间,而茶馆文化契合了需求,成为“驱动”核心价值观扎根乡土、落地生根的“动力”。 两种文化的优势互补不仅成就了将茶馆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而借助传统形式,让24核心价值观演绎更加通俗具民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