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关于电影文化,我们该谈论些什么(4)

王田:关于电影文化,我们该谈论些什么(4)

想改变文化?试试电影

在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好莱坞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它将电影定义为一种美国人自我表达的基本方式。

以另一部掀起热潮的《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为例,它所引发的故事恐怕是一部电影能与现实发生的最好关系:在基金会、警察及志愿者的帮助下,旧金山变成了片中的哥谭镇,患有白血病的小朋友迈尔斯变身为迷你蝙蝠侠,在片中蝙蝠侠的协同下擒拿谜语人和企鹅人,随后小朋友被授予城市钥匙。但凡一部“现象级”影片,必与文化相关。《黑暗骑士》之所以令一部超英雄电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严肃,在于它触碰了新世纪恐怖主义的文化神经,由蝙蝠侠的虚构故事来回答神秘的哲学问题:人性与责任,社会义务与政治信托……

热门电影比热门书,能够抵达更为广泛的受众。相较于书所带来的更为主动而独特的个人体验,我们与他人一起走进影院获得的是一种共享体验;在影院,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无法停顿或快进我们看到听到的,因此我们与作品的关系非常被动。这就是影像时代的哲学——所见即所信。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被作为分析消费文化的信息源,因为它经常包含商品品牌的符号,如经典特工电影《007》系列中邦德的汤姆·福特手工西装、苏格兰威士忌、阿斯顿马丁座驾等。而设置在军事背景下的电影也在美国占据独特地位,大量资金投入在展现典型的“美国实力”上:强调科技,追逐极限。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斩获2亿美金票房并成为里程碑式作品,缘于它反映了美国对“正义战争”的怀旧,对今天这样一个可能会于久坐不动的存在中逐渐退化的社会,它还之以进取、勇敢和坚毅的品质。某种程度上,这些被战争意识形态照亮的美国电影定义了“什么是具有男子气概的行为”,它们在澳大利亚的社会语境中引发的变化引起了成年人的关注:他们看着自己的青少年从美国电影中学习如何成为男人。

而在《拯救大兵瑞恩》热潮的十几年后,有评论家称:奥斯卡逐渐折射出一个“小”男人般的“小”美国。当今政治候选人讨论的是堕胎与丑闻,大众文化在性与暴力中接受洗礼,电影主题也就很难震撼人心了。美国人骄傲、强大的那些日子已经远去,他们哀叹道:我们的经济与社会不再是过去的样子,我们的电影也是,没有巴顿将军,没有教父柯里昂。

电影既是所处时代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预言。在当下中国,电影人常常抱怨观众的审美水平低,于是只提供搞笑喜剧;既然“90后”是观影主体,那么就用玄幻穿越的“网生代”文化去迎合。这个怪圈逻辑,可以被2015年获得票房与口碑双重胜利的影片《王牌特工》打破了,它的秘密在于:利用精良的创意与制作,唤起年轻一代对“英伦绅士特工”文化的兴趣。伦敦萨维尔街的传统定制与复古礼仪以及台词所象征的精神——礼节成就大写的人,莫不是对今天这个速食当道、娱乐至死的小时代的反击。想改变文化?试试电影吧。

一国的电影文化,首先关乎“看电影”这件事。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然而基于有限的历史,观影主体与审美趣味都比较单一。一线与二三线城市、城市与乡村影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差距,艺术影院与商业影院的极端不均等,都制约了一个成熟电影文化的成型。从13亿人口的庞大整体而言,走进影院看电影并未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文化中心北京,也只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等极少影院常年放映艺术电影与经典电影,其他全部为放映最新好莱坞大片与国产喜剧的商业院线。这些“有限性”一日不被克服,一个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电影文化就一日不会出现。

从世界电影史上的成功经验出发,也许直到中国电影工业确认电影变成艺术可以成就工业繁荣的时候,一个健康多元的电影文化才会形成。

(王田,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