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先 引领中国智库发展

以质量为先 引领中国智库发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一次强调,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智库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了推进中国智库建设的方向,是今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的指南和遵循。

中国智库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引导各类智库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中国的智库建设要根植于中国大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在一些人看来,智库是西方舶来品。前些年,伴随“智库热”的兴起,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智库运营模式几乎成了一些人心中的模板。有些人以美国的智库标准来衡量中国,认为中国智库刚刚起步,智库数量不少但水平低下,称“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机构都不是智库”。有些机构追捧或迷信一些所谓的智库排名,在某些偏颇而不严谨的国际智库排行榜面前患得患失、妄自菲薄。也有一些人断定,与西方国家智库相比,中国智库缺少资金或独立性,没有思想市场,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等。

实际上,即使不谈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过程中悠久的“智囊”、“谋士”传统,就在近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一直有着有别于西方智库市场的内参信息报送系统,积累了有效而丰富的中国经验。中国智库建设一定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自主性;要牢牢把握好智库建设的方向,努力构建一个梯次鲜明、布局合理、专业性强、发展有序、分工明确、各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库体系,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

习近平同志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国的智库建设必须秉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国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强调自主性、民族性当然不是闭门造车。二战后西方出现了众多专业性的智库,也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有益做法,我们仍要加强与国外智库的交流与合作,适当借鉴国际经验,但不可迷信、照搬境外模式或全盘“与国际接轨”。鉴于智库建设内容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中国智库的建设目标不应当是“独立化、市场化”,而是生产“科学性、客观性、人民性”智库产品,力争成为决策机构“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的参谋和助手。中国智库建设必须首先立足中国实际,汲取中国经验,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表面的、形式上的国际化或现代化。如果不辨良莠,一味用所谓的国际标准评价中国智库甚至规划智库建设,这无异于削足适履,歪曲了中国智库的本质属性,把智库建设引向歧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