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富贵价值观的“祛魅”

大学生富贵价值观的“祛魅”

—“大学生传销现象”背后的价值观探析

摘要:大学生对“富贵观”的重新审视需从其中由来正本清源。富贵,然后学,学的便是仁义伦理道德富贵的追求,是思想的高度。“富贵”蕴含物质生活富足丰盈、蕴含社会地位德隆望重,蕴含精神生活幸福安宁、蕴含道德情操澧兰沅芷。孔子的富贵观表现出一种基于自然情感的人文关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友爱。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卷入传销现象屡见不鲜,也是学术界常论常新的课题。传销组织属非法,传销现象很复杂,由诸方面因素干扰产生。虽说德行和法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翼,但分析观念层面不可小觑。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就业观念、心理状态等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富贵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对富贵价值观的再审视,重塑马克思主义富贵观?也会常论常需。

富贵价值观的“一元化”界定

纵览经典著作《论语》,有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富贵观之意。谈及“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追求富贵乃人之天性,天性不可有好与坏之分,只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即可。

大学生对“富贵观”的重新审视需从其中由来正本清源。富贵,然后学,学的便是仁义伦理道德富贵的追求,是思想的高度。“富贵”蕴含物质生活富足丰盈、蕴含社会地位德隆望重,蕴含精神生活幸福安宁、蕴含道德情操澧兰沅芷。孔子的富贵观表现出一种基于自然情感的人文关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友爱。做到“仁者爱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使自己快乐,别人快乐,美美与共。富贵之后,做到仁存于心,仁出于行。偏重物质的富贵非人生的终极关怀,“富贵,然后学”的人本主义富贵观可谓人生终极目标。毛泽东思想的“富贵乐”也同样论证了人本主义富贵观:富是物质,同富。贵是精神,助人。乐是觉悟,服务。共同富裕,由富及贵,人之大道,天下为公。马克思主义“富贵观”是指导人们在实践富贵观的路途中永远保持克己复礼,在“富”的物质实现中始终做到中庸适度的态度,在“贵”的精神实现中把“仁义正心”当作启发内心直觉达到豁然贯通的手段,把人文关怀当作完善现世自我道德和完美人格的终极追求。

“祛魅”是韦伯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也可翻译为“除魔”“去魅”“解咒”“去神秘化”等。富贵价值观的“祛魅”,是将富贵价值观的非理性魅力祛除,光大富贵价值观的“仁”和“义”。大学生的关怀目标、生活价值不依赖于富贵价值观中的“富”的物质层面,自觉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庸俗价值观的魔力“祛魅”,使“仁者爱人”“先义后利”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光环“返魅”,将大学生富贵价值观“二元化”现象统一到“一元化”上,解决大学生在异化了的“富贵观”中只讲“富”不讲“贵”,或者认为有“富”就有“贵”的二元化价值观的困惑。

富贵价值观的非理性魔力“祛魅”之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将越来越理性化、人性化、科学化,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富贵价值观,驱除杂念,坚定信仰,共享理性“富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传销现象”背后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尊重精神场域的贞松劲柏,藐视物欲横生的贪婪之念。而“大学生误入传销现象”是对“富贵价值观”肤浅和偏激的认知,源于心理幼稚而止于心智成熟,源于外在虚荣而止于内在踏实,源于物质幸福而止于心境安宁,源于个人“小利”而止于社会“大利”。

非理性的“富贵价值观”导致高校一小部分大学生在物欲横流和光怪陆离现象中迷失和嬗变,为谋取财利,为享有“富贵”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全方位冲击。

秩序破坏,“讨巧”再现。“稳定压倒一切”是国策,更是当前社会秩序的必然。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个人、家庭、组织之间矛盾冲突能否合理解决、相互交往是否持续有效的动态平衡状态。大学生传销行为严重破坏公开竞争的有序秩序,非理性“富贵观”严重损坏交往合作的公平正义。规矩不在,法治无视,人情淡薄,眼界狭隘,重私利轻公利,重独有轻共享,重自我感受轻社会担当,重外在幸福轻内在安宁。大学生传销行为罔顾国家富强,无视国家命运,谋取个人利益,“讨巧”走捷径,放弃个人努力,偏重享受、享乐、享福,导致和谐有序的社会难以为继。

公行缺失,公德缺位。“公行”相对于“私行”,“公德”相对于“私德”。公行缺失,私行横生;公德缺位,私德萌生。大学生传销行为严重扭曲了个人德行和德性,忽略了社会公行,社会公德。功利思想的盛行,极度地追求“富”的物质化,无视谦恭礼让之风,道德法纪之绳。若崇高道德品质不固化,在遇到“富贵观”不理性魔力诱惑时,内心的天平很难向社会公德一方倾斜。偶有社会“公德”层面的行为被物质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将社会“公行”当作获取个人利益的幌子,有条件地去履行社会“公德”。甚至用“精致”的外衣来掩盖“利己”的内心,怀着冷漠自私,只索取不奉献,追求不符合自身阅历、经验、能力的享受,损害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尊严。公行缺失打破社会公众的安宁与幸福,公德缺位打破社会公众的自信与和谐。

道德沦陷,美德沦丧。道德底线打破,美德标杆倾斜,失德成本降低,社会损失加大。“道”是真理,“德”是品行,“美”是精神,道之尊,德之贵,美之尚。大学生传销行为即:求“富”去“贵”,使得道德沦陷,美德沦丧。“礼义廉耻忠孝节悌”的道德好旋律“走样”,“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的美德好声音“走调”。部分大学生生活务实性、个人享受性萌发,使得知行不一、自律缺乏、责任淡化、正义缺乏、是非混淆。求富去贵的逐利行为,市场规则漏洞的有迹可循,使得部分大学生宁愿违背道德的代价盲目追逐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美德认识不够、美德情操不足、美德意志不坚,美德信念不纯、美德习惯自然不在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被消解,使命感、责任感被腐蚀。

信任危机,信仰走样。自古以来,信任是固国之本,真实做事、诚意做人。“信任”是依赖关系,托付关系,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传销为牟己利,破坏“信任环境”,践踏他人恩德,肆意弄虚造假,无偿剥夺他人财物,人际关系彻底破裂,亲情和友谊竞现“猜忌和设防”,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诚信危机肆意传播。利欲熏心的发财歪理,极速致富的暴富邪念,下滑的道德底线和淡薄的责任意识,宁用较低的“失信成本”牟取较高的“私欲价值”。马克思曾经感概“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当下,中国大学生中不乏智慧之才,但乏信仰之士。传销使大学生的信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流信仰会被漠然置之,多元信仰会被逐物不还;本土文化意识淡薄,西方文化“鸦片”侵蚀。导致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从注重“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选择了从注重“精神伟大”到“物质至上”的行为方式。

马克思主义“富贵观”的“返魅”

“富”不等于“贵”。“富”是物质财富的拥有,而把财富变成使更多人快乐的事业,做“公益”代代相传,个人价值提升了他人、社会、国家的满足度、认可度时,才能提升个人价值的尊重度和美誉度。“身为天子,未必是贵;身为贱民,不为贱也。”当达到孔子思想的“富贵学”,毛泽东思想的“富贵乐”时,“富”才等于“贵”。

“富”不等于“强”。民富,国不富,国之不强;国富,民不富,国之不强;民富,国富,国则强。世界石油储备量大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虽然借助石油可以换来巨大物质财富,但是换不来国家的强大。贫穷落后是危机、只富不强则是危难。“强”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除经济实力外的精神实力的强大,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具有渗透力。当“民富、国富、国强”时,“富”才等于“强”。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实现人民的发展,建立在尊重人、关爱人的基础上,在与国家和社会利益不矛盾的情况下,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富贵价值观”的理性层面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精髓,体现人本主义的内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富贵观”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最大的公平性、强烈的服务性、广泛的包容性,能够引领大学生前进的方向,坚定大学生追逐的梦想,凝聚大学生奋斗的智慧,筑牢国家的“富强魂”。

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恰如其分的融合。精神追求不是物质实现,而是思维实现;物质追求也不是精神实现,而是资源实现。但离开了物质实现的精神追求,则违背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离开了精神实现的物质追求,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时代,正确的精神追求决定了光明的物质追求道路。

精神的“贵”不为“富”,物质的“富”不为“贵”。运用马克思哲学思辨的观点,在精神和物质追求过程中恰当稳妥、尺度得当的将二者熔为一体,发展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方能将无限的精神境界和有限物质世界恰如其分的融合。纵然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中无需清贫乐道的价值观消解我们的雄心壮志,也无需清心寡欲的价值观弱化我们的赤子之心。绝不允许让非理性“富贵观”腐蚀我们的中国梦,绝不允许让庸俗价值观“返魅”,绝不允许用“精致”的计算假装内心的高尚,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应在收获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财富下达到儒家思想的极致。

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得益彰的契合。理性教育科学化、感性教育形象化。“理性教育”是理论根基扎实的必须,“感性教育”是灵魂境界升华的必要。理性知识的灌输和新型信仰的引导要契合大学生内心价值的实际,用“感性教育”理解和帮助,艺术地将价值互通和心灵契合,大学生才能达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使富贵价值观教育摒弃传统的、抽象的、枯燥的“填鸭式”教育,而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吸引力。

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感性教育”使得“高、大、全”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通过实践、案例声情并茂的展示,是隐性和显性的结合,运用多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富贵观”形成一种信仰体系、一种文化审美体系。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将抽象的价值观植根于大学生坚实厚重的价值观念中,彻底消解“精致利己主义”的毒瘤。“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契合,在知识交流的同时达到思想碰撞、情感共鸣、能力相长、“自学、自律、自治”的升华,潜移默化的将大学生庸俗的富贵观“祛魅”。

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荣辱与共的汇合。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有些人把传统价值观“祛魅”了,偏执的富贵价值观“附魅”了,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利己主义,即智商高、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讨巧,更善于运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卖地沟油的黑心商贩将挣来的钱为自己的孩子买回一罐带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类似这些可怜、可悲、令人哭笑不得的现实版笑话,折射出其背后庸俗价值观的恶性循环,势必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航线。

个体价值接“地气”才有“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才有“底蕴”;反之,个体价值则大打折扣,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则形同虚设。在马克思主义主客体辩证关系上,个体价值中人为主体,表现为集体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集体价值中人为客体,表现为个体价值也要最大限度地体现集体价值。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能量融入国家能量,汇入势如破竹之动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为人民做“服务”,为人民谋“富裕”确立为人生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达到国家富强、民族富贵、社会和谐,个人价值才能提升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尊重度、美誉度。

道德自律和社会公器长期共存的结合。修己安人,道德自律可避免道德建设生活规律偏离,避免道德建设的路径偏狭。马克思“道德自律论”明确:美好品质的养成可享受“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获得真正的“自由”,达成自身善,结果善的统一。大学生作为有学识、有智慧的一代,严于道德自律,责任和担当并重,文化和教养并重,竞争和风度并重,不为偏执的“富贵观”所奴役。做物质的“富裕化”,精神的“贵族化”。“插队走捷径的人,或许短时间内他是得利的,你是失利的。然而,你若拉长你一生的时间来看待这个问题,那些走捷径的人最终走不到你这个位置上。”

“社会公器”的他律,代表社会“主流群体”所认可接受的意见和舆论的平台。要对主体(大学生)自觉遵从和践履产生约束,实现主体和客体内在“统一”。通过多元化渠道新媒体的应用,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建立和谐舆论“绿地”,弘扬道德主旋律;通过法律和制度来提升道德缺失成本,敬畏道德品质,提升诚信信誉;通过有效道德反馈机制,修整不良社会风气,实现“知行合一”目标;通过公平正义保障机制,激励行善者义举,传承行善者光辉;通过政府手段缩小贫困差距,严惩腐败贪污现象,健全贫困大学生升学和就业帮扶机制。形成仁爱关系,形成公平秩序,需要法律的硬约束,也需文化的软约束。只有道德自律而无“社会公器”的他律,道德自律的权利和义务极易分离;只有“社会公器”的他律而无道德自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成为空洞的教条,二者长期共存的结合,是“富”等于“贵”范式的前提,个人的“富贵”才能与国家的“富强”合拍。

单纯的丑化富贵观、颠倒富贵观是不科学的,恶意的消解富贵观、解构富贵观是不道德的。“返魅”富贵观的历史主流价值,“祛魅”富贵观的异化内容。自信“心安”大于“伪善”,自信“公利”大于“私利”,自信“幸福”大于“地位”,自信“骨气”大于“媚气”,自信“规矩”大于“潜规”。大学生满足“富”而“雅”、“雅”而“达”,“达”而“贵”的生态链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富贵观”的要求,共享理性“富贵”发展理念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中国的“富强观”,也是大学生的“富贵观”;中国的梦想,也是大学生的梦想;中国的未来,也是大学生的未来。

(作者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本文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GH-172)

【注释】

①释智文:“祛魅与复魅:中国佛教当代发展的路径探索”,《法音》,2015年第1期,第22~26页。

②维杰:“贵族精神不是用钱买来的”,《中外文摘》,2015年第2期,第16~19页。

③刘源锋:“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1~3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9页。

⑤宋希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3期,第8~12页。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