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革命理想主义具有一种强烈的价值理想信念,追求那种人人平等的美好社会,这个社会叫共产主义社会,或者说正义的社会。第二,强调对现实的不妥协,彻底的批判,特别是强化以斗争的方式去实现这样的革命理想主义。
今天我们讲格瓦拉,反思格瓦拉,讲革命理想主义,当然不是号召大家用阶级方式,用革命的方式去实现这样的一个理想信念。实际这样的一种所谓的这种人人平等的一种社会,但是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一个课题,什么课题?当年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的一种革命理想主义,那样的一种理想信念,在当今一个讲物质利益,并且具有外来文化冲击的这样的全球化背景下,共产党人的这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这样的价值观,如何建构、如何落地的问题。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文化建设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所以在共产主义如何真学、真懂、真用,的确是一个重大的文化问题。这是讲的第三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或者文化理论,包括三个大的问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对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起着绝对重要的方向旗帜的作用。这里面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来自上层的革命》。这本书是两个美国人写的,写的关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这样的一本书,一般认为苏共垮台,一般是来自下层的革命,老百姓抛弃了苏共,这个观点也是对的,但是这两个美国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苏共的垮台是来自上层,什么叫上层?所谓的那些苏共的党国军抛弃了苏共。大家看这样的几段话,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合法的途径,积累物质财富几乎是不可能的,积累了一定物质财富的苏联领导人总是担惊受怕,唯恐有一天被人发现或者起诉。所以,苏联体制的瓦解,源于其自身的统治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什么意思?就是指,当年苏共那些所谓的党国君,在既得的体制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完全丧失了这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们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这种想法,完全是追逐于个人利益,从个人利益来看,对他们最有利的是什么?将苏共这所大船拆掉,所以理想信念对一个国家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苏共这样的国家。苏共垮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像这本书当中,来自上层的革命当中,这本书当中指出的,上层的那些所谓的党国金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完全丧失了。只是追求个人利益,最终导致了这个苏共的垮台。所以这个也给我们当今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个警示的意义,共产党必须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来统一全党的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来引领整个社会,这个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对国家的前途命脉,绝对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一个作用。这是讲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内容很多,15个方面,主要是讲了以上几个方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最后讲一讲第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历史地位。党的文献或者这个相关的领导人有这样几个表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的阶段,举着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个定位,这些定位都是正确的,但是在这里面,我主要是讲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共产党人今天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一个定位,将前面的几个中央的一些具体的定位,进一步地聚合,要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共产党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我这里边提几句,有这样几次指导思想的不同的提法。
1925年,我们党对指导思想的提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5年是毛泽东思想,56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69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92年的时候,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97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2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家看我们的这个指导思想的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后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地去扩充。这个从党的十八大表述来看,这个指导思想不包括标点符号,已经有31个字,相对还是比较长的。这里面我的一个体会就是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个方面已经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明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因为他的各个部分都是上升党的指导思想,应当将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个表述。这也是有依据的。2014年,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的表述比较明确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这个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理论创新进行了一个聚合。
这里面我们提出,将改革开放以来,党在不同阶段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一个聚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将这样的聚合上升为指导思想,这样几个考虑。
第一个,主题比较鲜明,我们党现在要做的事情,指导我们做事的思想,就是中国特色加社会主义,主题比较明确。第二个,这个也符合实际,前面我讲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做了主要的工作,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这个容量也比较大,相对稳定,相对稳定是什么意思?十八大以来,包括以后,所有的这个理论创新成果,都可以整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
最后一个考虑就是比较规范、简洁、符合中国人表达的一种方式,容易让老百姓接受。所以这里面我们就提出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包括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的理论新的论断,新的这种思想,新的战略进一步地提升,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升党的指导思想,这样一个高度去学习,去把握。
今天主要就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个方面是它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历史进程。第二个方面是主要的一个内容。最后简单讲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一个历史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手里有一张好牌,一定有好牌打成好局的自信,这是总书记在中央一次会议当中指出来的。这里面好牌指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一定要有好牌打成好局的自信,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用了三句诗词,表达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觉得这三句诗词,同样适合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几代人奋斗获得的一个结果,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所以这叫“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反映了客观规律,反映了民众诉求的一个正确的理论,所以要始终坚持,这叫“人间正道是沧桑”,当然中国道路,在进一步地拓展当中,在不断发展当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的理论需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去完善,这叫“长风破浪会有时”,这指的是我们理念的未来。所以我觉得这个三句诗词,可以很好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今天这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党的理论创新,主要就讲这几点,当然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我前面也提到了,主要包括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面我们主要是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以来到今天,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当然我们中国共产党,依靠这种强大的理论指导,会继续地走向成功。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