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时代呼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

张荣:时代呼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使命和方向。讲话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充满了文化自信,读来令人振奋,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要求。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中国的伟大实践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一重要论述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我们党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着力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当前,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许多学科的构建是从西方学习移植过来的,这种现象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应当承认,西方这一整套以“分科治学”为基础的学术分类,推动了世界学术的进步,也确立了20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框架,促使中国传统学术完成了从“经史子集”向“分科治学”的现代转型。但时至今日,这种学习移植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为在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中,理论预设、研究基础等主要基于西方的学术经验,与中国的材料、传统和文献有相当大的距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已经很难用西方那一套学科概念体系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规律在哪里?怎样解决新时期中国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这些都是西方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无法回答的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和主要根据也恰恰在于此。如何把中国经验理论化,如何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出带有一般意义的概念和范畴,这应是下一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要面对的基本课题。我们应在回应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改造,这种改造就是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一般理论原则,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时代呼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一个大发展。在西方一些学者并不看好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的背景下,这一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能解释中国的过去,这个过去既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包括中国近代历史,还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能指导当下中国的伟大实践。这是因为,如同“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一样,中国当前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也同样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来指导。这种前所未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通过几代人的辛苦努力来锻造,这是时代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呼唤。面对这种责任、这种呼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以大抱负、大担当和大创造予以回应。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