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更温暖:特殊教育那些必须正视的问题(2)

让教育更温暖:特殊教育那些必须正视的问题(2)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特殊教育的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大多数特教教师是从普通教师转岗而来,第一学历为特教专业的仅占30%。男性教师比例偏少。职后培训覆盖面小,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开展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普遍缺乏专门的资源教师,无法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职称评审没有专门通道,残疾人取得教师资格证书非常困难,如许多肢体残疾的大学生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聋人教师无法通过普通话考试等。特教津贴标准已59年没变,仍为1956年规定的基本工资的15%,基数小、比例低,平均每月为200元左右,已很难发挥激励作用。同时,特教津贴退休以后不再享受,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师也不享受,不利于调动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培训机会少,学历偏低情况也比较普遍。如我们调查的某省,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1463人,受过专业培训的只有693人,占47%,不到教师总数的一半。该省特殊教育的教师本科学历仅占比69.6%,而且许多是在职进修的学历。

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特教资源仍待丰富。据保守的估计,全国仍有近600个县尚无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一些资源中心和特教学校的校舍和活动场所不足,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缺乏或需要更新。部分接纳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没有资源教室,个别建有资源教室的学校未能对其进行有效运行和管理。绝大多数随班就读学校没有专业指导教师,随班就读一定程度上成为“随班就坐”“随班就混”。

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如我们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调研时发现,该学院作为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创办于1987年,29年的时间只培养了3011名大学毕业生,平均每年100多人。现在每年招生人数也只有200人左右。同时,我国特殊教育的大学后教育水平与层次也比较低,目前只有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获得了唯一的一个针灸推拿学(视障)硕士学位授予权。许多残障学生继续深造无门。所以,应该尽快提升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层次,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的高等特殊教育体系。从国外特殊教育的经验看,特殊教育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教育。

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如按照办学层次,高等特殊教育应该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是在教育部,高等特殊教育却不是归口高等教育司管理,而是在基础教育二司,这样就容易按照基础教育的思路管理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办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难以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开展。

 医教结合步伐缓慢

医教结合不能够适应现代特殊教育发展需要。据各地对基础教育段特殊学生的筛查,自闭症患儿越来越多,已超越盲生数量,医疗系统的统计数据更多。自闭症康复训练专业化程度要求又非常高,国内的此类特殊教育师资十分紧缺,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特殊教育的需求。

 手语盲文规范与推广工作进展迟缓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的国家标准,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手语,与国际手语也无法有效对接,先行盲文和双拼盲文同时共存,增加了聋人、盲人沟通和学习的困难,也限制了盲聋人的国际交流。在调研中有教师反映,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德大学希望在中国找一名通晓英语汉语手语都懂的人,非常困难。

最近几年,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所有的问题和困难,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我们相信,在“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推进,特殊教育会得到更多的重视更多的关爱,特殊教育会有新的跨越式的发展。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联络局的大力支持,吸收了全国政协特殊教育专题调研组各位领导和专家的部分意见与建议,参阅了教育部、全国残联等部门的相关文献,得到了民进中央领导和参政议政部的帮助,特此致谢!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