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不能忘记的火种
军旅作家、电影《大火种》编剧铁流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问世。但由于排版疏漏,封面书名《共产党宣言》被错印为“共党产宣言”。1926年正月,在济南工作的共产党员刘雨辉回家乡山东广饶县刘集村省亲,临别前将一本《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赠予共产党员刘良才。后刘良才将此书托付给刘集村党支部委员刘考文。1932年,刘考文被捕。1933年,刘良才英勇就义。刘考文在被捕前将首译本交给为人忠厚低调的党员刘世厚。1975年,刘世厚捐出了珍藏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揭开了在鲁北农村学习、传承、捍卫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火种的这段往事。电影《大火种》讲述的就是这个传奇故事。
追求真理——不能忘记的信念
李大钊纪念馆馆长 姚清华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生长在旧中国加速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他和同时代许多志士仁人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迅速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陈独秀相约创建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英勇就义。临刑前,李大钊高呼“共产党万岁!”李大钊在中国用生命播下马克思主义“火种”,在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写下了不朽篇章。
习近平: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红船精神——不能忘记的启航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 张宪义
1921年7月的嘉兴南湖,迎来了一群怀揣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理想信念的青年。为躲避搜查,他们从上海兴业路转移到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关于奋斗目标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也承载了一种精神——“红船精神”。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南湖红船
南昌起义——不能忘记的枪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 王小玲
1927年春夏之交,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至关重要、生死攸关的问题。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初步而又明确的回答。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鲜明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