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2)

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2)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方位重要论述

我国安全环境复杂变化的科学判断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深刻调整,这使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习主席指出,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发展前行中的阻力和压力也在增大。我国周边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特别是海上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家门口生乱生战可能性增大。这是习主席对当代中国安全环境的重大判断。

从国内看,自2010年以来,我国GDP就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大。从经济贡献看,近十多年来,我国超越美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但是,我国军事实力在世界上的位次与经济不匹配,强军与富国相适应的战略需求比较突出。历史表明,落后要挨打,富而不强也会挨打,我们必须尽快把军事这块短板补起来。对此,习主席强调:国防实力要同经济实力相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此外,恐怖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与境外各种势力的勾连程度不断提升,暴力化倾向不断加剧,暴恐事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这些也对国家安全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从国际看,随着我国作为超大规模国家快速崛起,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国际社会原有力量平衡,西方某些国家的战略焦虑加重,对我牵制、遏制和打压增加。西方守成大国企图长期维护其霸主地位,强化在亚太军事存在,并围绕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对我施压,亚太地区正成为国际战略竞争和博弈的一个焦点,我国海上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习主席强调,在我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干扰遏制压力明显加大。

现在,虽然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纵横捭阖,但千万不能忘记,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军事手段能否为维护国家安全保底,最终取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状况,特别是军队建设的质量。军队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处于突出位置,只有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才能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使命。

世界新军事革命严峻挑战的主动应对

习主席指出,在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这是习主席对世界军事发展大势的重大判断,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效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夺取军事战略主动权的现实基础。

从挑战看,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战场不断从传统空间向新型领域拓展,高超声速武器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战争时空观念,战争形态加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美军正在推动“二次转型”,加紧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不遗余力进行军事技术和体制创新。俄军深入推进“新面貌”军事改革,2015年以来成立了国家防务指挥中心和北极地区联合战略司令部,组建了空天军,着力打造信息化新型作战力量。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都在调整优化军事力量体系。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覆盖了战争和军队建设全部领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关乎战略主动权。如果我们不赶上这个潮流,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从机遇看,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为我们带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习主席强调,要抓住当前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奋发有为,不仅要赶上潮流、赶上时代,还要力争走在时代前列。习主席以强国强军的雄韬伟略,抢抓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谋民族复兴伟业、布富国强军大局、立安全发展之基,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激发强军的创新力,增强全军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习主席以革弊鼎新的历史担当,勇往直前的坚定意志,攻坚克难的大智大勇,对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进行一体设计、系统谋划,对既有思维定势、利益格局进行全面突破改造,从根本上革除沉疴积弊,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由此可见,这个历史机遇是外在与内在、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在化解危机中塑造的战略机遇。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