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

凝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

摘要:习总书记曾在视察北京大学同师生们座谈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习总书记曾在视察北京大学同师生们座谈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习总书记在最近的七一讲话中又指出:“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国各族人民从精神上达到凝聚共识的作用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根本性质、逻辑结构等问题的研究,而往往忽略对它所担负的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性质。

国家意识形态在价值观上凝聚共识的功能

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国家意识形态。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国家意识形态是国家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捍卫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总和。国家是由诸多个体结合起来的政治共同体。那么,如何才能形成一个政治共同体呢?这就需要一个国家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基础,形成价值观上的共识。共同体所以为共同体,首先是因为共同体的成员都坚守相同的价值共识。因此,国家意识形态的首要功能,就是要为政治共同体确立统一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从而形成价值共识。

国家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政治理论。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应建立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因此,国家意识形态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人民当家做主政治地位的捍卫。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截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也宣称自己的国家是“普遍利益的代表”,但因为它们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真实本质,是以“普遍利益代表者”的名义,从事着少数人私利的利益团体,因此并非是真正的共同体。因而,资本主义国家只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它和广大劳动者在经济利益上是对立的。这正如同马克思所说,是“虚幻的共同体”,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意识形态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因而才是真正的政治共同体。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毕竟还存在着部分私营经济以及其他非公有的经济成分,这就决定了经济生活领域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利益阶层。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这种利益阶层的分化也逐渐凸显出来。正是因为这一利益阶层的多元化,容易导致价值观上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意识形态在价值观上凝聚共识,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