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琳:从三个维度坚定文化自信(2)

章琳:从三个维度坚定文化自信(2)

面向未来,创新发展有生气

大胆探索、努力突破,自信成于坚持问题导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展现中国风范。面向未来,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在实践中寻答案,在创新中求突破,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革故鼎新、继往开来,自信成于不断坚持理论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源动力,也是其发力点和突破口。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相辅相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本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努力汲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借鉴一切值得借鉴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推动理论创新,展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生命力。

百花齐放、日新月异,自信成于坚持文化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伴随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升华,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底气,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