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2)

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2)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他深刻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判断,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程中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政策层面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而且从理论层面强调“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通过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更有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改革既要往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发展动力理论。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贯彻和具体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的总体性、全面性、协调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达到了新境界。

践行新发展理念,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动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这有效破解了社会主义发展路径的难题,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认识的重大飞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