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还乡,“乡”有所为

告老还乡,“乡”有所为

“立庙堂忠君之禄,归乡里孝亲之泽”。 近期,中国核建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满堂,一名副部级干部主动请缨到到陕西省扶贫重点村李家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事迹,受到媒体关注,一年来尽心做事,带领群众努力脱贫,受到当地群众好评。这对今年换届之后退休或“退居二线”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起到示范作用,告老返乡,到广袤的乡村发挥余热,“乡”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其实,随着人口平均寿命提高,60岁左右或退居“二线”的干部,正是智慧、经历和阅历日臻完善和丰富的时期,他们大都有二三十年的工作经历,先后在多个岗位、多个领域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复杂性事件。

“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是中国古代官吏遵循的惯例,如陶渊明弃官归田园、张季鹰“莼羹鲈脍之思”等等,开拓了别样的人生境界,给后人无限启迪和遐想。经过千百年的延续传承和发展,“落叶归根”“告老还乡”不仅作为一种官场规矩,而且作为一种人生理念深入人心。这种惯例,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漂洋过海,来到了国外,美、英、日、韩等国总统卸任后,必须很快搬出首府,回到自己老家或其私人居所。

官员返乡,实现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农村青年通过外出求学或打工离开乡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积极努力,那么,对于60岁退休留在城市养老者,则多少给人用材不尽的遗憾。各级领导干部、工商企业界人士、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学者等,曾经有为有位,经验丰富、人脉广泛,若告老返乡则可发挥多方面作用。他们不仅能为美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聚集资源、躬行实践;而且还能以自己的见识及生活方式垂范乡邻、传播文明、改善乡村风气;以自身威望和身份超脱的特殊地位,影响乃至监督基层乡镇干部为民办事;同时他们生活于乡土,还能促进城市子女及亲戚朋友频繁往返乡村,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及资金流等。凡此种种,对于从根本上医治农村“空心化”顽疾,或可起到固本培元、祛邪扶正的良好效果,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正在进行的扶贫攻坚战添柴加薪,成为奉献乡里的“新乡贤”。

官员告老还乡,奉献乡村,刘满堂不是孤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退休返回老家湖南岳阳筻口镇西冲村,三年就促使一个落后村转变成“岳阳第一村”;海南省原副省长陈厚苏退休返回临高县南宝镇松梅村,很快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人称“草帽书记”的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退休22年回乡建起一个林场、价值3个亿;21岁走出农村,官至厅级的范敬超告老还乡建起一座果园;原泸州市政协副主席何宗辉退休后成为一名地地道道农民;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回乡力建一个“像农村”的农村……他们落叶归根、化泥护花、泽被桑梓、造福一方,产生了叠加效应,堪称告老还乡“新乡贤”的典范,谱写了当代乡贤文化的崭新篇章。

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推进“四个全面”中作出新贡献。但愿我们的“老干部”、“老同志”,发挥共产党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品质,告老还乡,到广阔的农村再展身手、让人生第二季发光发热,为扶贫攻坚战如期完成奉献力量。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