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任丽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失去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和瞩目成就。马克思主义以其崇高的价值取向、科学的方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迄今为止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人们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灵魂,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民粹主义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才能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才能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真正“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的正确引领作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服务,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原则性、根本性问题。 

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做实学问、做好学问、做真学问。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它扎根于人民、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处在社会实践的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更细致、更透彻,对情况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刻,离开了人民群众和火热的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就会失去方向和灵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和引领时代的研究精品,这也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必然途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