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国家治理创新

吴青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国家治理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讲话为实践中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指明了方向和切入点。如何能够真正让互联网造福国家和人民?首先需要转变思维,即从仅仅把互联网当作工具的“+互联网”转变到“互联网+”这一新思路上来,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工业革命时代的思维模式,从更大的历史视野——超越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来理解互联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互联网并形成互联网思维,从而有效地应用互联网思维来推进国家治理创新。

比“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形成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这一新型工作业态的生命周期取决于该组织的思维方式。正所谓“取势、明道、优术”,组织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境界、事业的格局有着决定性影响。

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其要义在于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对资源、渠道和产品的控制转向对产品的重塑和对用户的连接。一方面,要善于增强产品的内容能力,把品牌、特色加入连接,以产品的实际内容促进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消费者主权时代,用户的好评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只有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更具人文关怀的体验,并通过长期积累形成势能,才能形成稳定的用户连接。此外,还要培养大连接的眼光,把组织本身视为与世界的接口,充分借鉴互联网自由、共享、无边界的思想,实现与用户的跨界融合,重新配置组织资源。

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国家治理创新

互联网对国家治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开始成为推动国家治理创新的利器,倒逼各级政府转变治理方式,通过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多种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日益成为民间表达诉求和宣泄情绪的舆论场。推进国家治理创新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产品思维与“立党为公”。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服务创新为人民创造价值。对政府服务这种特殊的国家产品而言,其优劣在于能否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这意味着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民众的角度,关注政府服务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创造什么价值。一是要充分了解民众使用服务时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从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提供服务;二是要从小处着眼,专注于快速、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民众的服务体验,力求办事过程简单、方便、令人愉悦;三是要不断打磨服务、注重细节,特别是要善于吸纳民众的意见建议,并将其变成超出民众预期的服务创新点,提升品牌附着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