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身上沾有鲜血和尘土的叙利亚男孩坐在救护车内发呆的照片引爆社交媒体。他叫奥姆兰,5岁,头上有伤却不哭不闹,空洞的眼神似乎是在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茫然与无助。有网友评论道:“又是一年!又一张照片!又一个愤怒!如此循环往复……”
相似场景太易勾人忆起当年。去年4月,叙利亚小女孩误将相机当成武器,面对镜头泪汪汪举手“投降”;去年9月,3岁的小艾兰趴倒在海滩上,再也没有醒来。这些照片中的孩子,本应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却都不幸沦为战争的牺牲品。他们以不可追回的生命,以再真实不过的害怕,以被抽去了灵魂般的空洞,给自诩文明的人类猝不及防的一击。但这些,都还只是叙利亚乱局的缩影。在更广阔的现实里,在难以控制的战乱面前,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只是需要保护的弱者。
谁该为他们提供和平与安全?毫无疑问,应当是国家。庇护自己的国民,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职责。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国将不国,家自然难以为家。叙利亚深陷战乱泥淖,人民就只能四散逃命。于是有人不无凄惨地评述,叙利亚人只有两种状态:当决定离开时,就是艾兰这样;而决定留在国内,就如奥姆兰这般。危急关头,国与民的关系被表现得再清晰不过。国家所提供的和平与安全,犹如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只有国家富强稳定,人民才可能安居乐业。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确切地关乎着每一份细微的安全感。
如今,和平的阳光远未能洒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东北非之乱引发的难民潮,恐怖主义势力空前的扩张潮,都让这个世界愈发不稳定不安全。这背后凸显的一个严重症结就是:这个星球上并非所有的成员都足够珍视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生命。有一些国家,将自身私利凌驾于别人的主权与安全、生存与发展之上,任性妄为制造乱局,让多少地方的人们陷入动荡分裂、战祸暴恐、凋敝失业、流离失所的惨境。事实警醒着我们,一个国家要实现稳定安宁,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靠强大自身来夯实护佑本国民众的能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奢望。
天底下没有白来的和平与安全。“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正拼命把它挡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生活在稳定的土地上,我们应当珍惜,也应当明白和平之于每个人所不可替代的价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