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建促扶贫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抓好党建促扶贫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摘要: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打赢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

“抓好党建促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阐发的扶贫工作重要举措。黔南州作为布依、苗、水、瑶、毛南等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在奋力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现同步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党建。只有抓住党建这个关键环节、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打赢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

抓好党建促扶贫,必须压实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发挥好党的领导作用。为此,州委出台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专门决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讲话精神,围绕省委“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的具体要求,把党建工作和扶贫攻坚紧密结合,以党建促扶贫。我们建立了州、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党建扶贫包保责任制,明确各级党委一把手的“第一责任”,签订责任状,严格问责制。各级党委书记、党员领导干部都建立了扶贫联系点,具体帮扶2至5户贫困户。压紧压实“一把手”的责任担子,增强了领导干部心无旁骛抓扶贫开发、团结带领群众早日改变贫困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抓好党建促扶贫,必须筑牢贯彻落实工作的战斗堡垒。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重点加强乡镇干部、村干部、普通党员“三支队伍”建设,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领头雁”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干部。建强村级党组织,让党支部成为“挖穷根”的战斗堡垒。全州1213个村采取了“支部+公司+农户”“支部+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让党组织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夯实基层基础,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对搞好扶贫工作具有决定意义。

抓好党建促扶贫,必须让党员队伍成为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发挥出作用,党建扶贫才真正落到实处。“亮身份作示范、亮承诺转作风、亮行动树形象,创一流服务水平”的“三亮一创”活动,调动起全州16.08万名党员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扶贫与脱贫,都必须激活内生动力。“两带两增奔小康”活动,把农村党员培育为“致富种子”,组建“党员+农户”联合体,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带领群众致富上。“厅级领导进镇、县级领导进村、科级领导进组、驻村干部进户,送党章党规、送讲话精神、送政策思路、送温暖关怀”的“四进四送”活动,4195名党员干部、驻村扶贫队员,进村入户传播党的声音、了解群众期盼、解决群众困难、共商发展思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使全州上下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党员群众互动、合力决战贫困、共建全面小康的浩大声势。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黔南州虽然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已经达到90%,仅2015年一年就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20.7万人,但全州仍有59.24万农村贫困人口,这是我们必须只争朝夕要啃下的硬骨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指示精神,继续坚持以党建为核心,顽强拼搏、努力奋斗,完成好“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历史重任,确保如期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作者系中共贵州省黔南州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