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寿:伟大的长征精神,远超悲情意识(2)

徐光寿:伟大的长征精神,远超悲情意识(2)

长征途中涌现出三位独臂将军贺炳炎、余秋里、晏福生,长征的熔炉使他们的躯体不再健全,但理想和信念更加坚定。余秋里在晚年回忆录中说:“是理想和信念的力量,鼓舞我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艰苦的磨练,进一步坚定了我的革命信念,锻炼了我的革命意志。经过长征,我更加坚信,任何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有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

长征的胜利,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这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军到达陕北后,建立陕甘宁根据地,使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中国革命重心从“红土地”到“黄土地”的战略转移,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为中国的“红色之都”。以此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陕甘宁根据地的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的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为我们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些都是长征带给我们的另一种意义上的胜利,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喜悦”。没有长征中吃过的亏,就没有我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节节胜利。就此而言,长征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今天对长征精神的理解,不只有悲情意识,不只是悲伤感怀,而更多地蕴藏着乐观精神和以苦为乐的奋斗精神。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说过,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他对长征的理解是深刻的——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斯诺使用了一系列充满赞美的词汇,来赞扬红军的战斗精神,不仅客观,而且蕴含着对长征从“悲剧”到“喜剧”的某种情感转换的深刻理解。

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词,历来脍炙人口、鼓舞人心。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音乐片《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其实也传递了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这部组曲以深刻凝练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热情讴歌红军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颂扬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些高雅艺术给了我们永远的艺术享受和不尽的喜悦欢乐,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长征精神超越悲情意识的见证和记忆。

(作者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