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在即,“小圈子”大多依附公共权力而存在。要管住“小圈子”。笔者认为:
第一,权力必须在机制下运行。就必须管好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管好权力,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让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由“人管人、人管事”逐步向“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转变。要建立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杜绝一个人说了算。按照“一项权力建立一项制度”的原则,制定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配套相应的权力风险防控措施,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公共权力没有了徇私舞弊的空间,“小圈子”自然会不灭自亡。
第二,党内民主必须得到充分发扬。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保护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选人用人、项目审批、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上强化制度规范,防止“一言堂”现象,防止公权私用,消除“小圈子”存在的土壤。公开透明是权力的防腐剂。要不断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发挥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把对干部的监督延展到工作时间外、生活交际圈中,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和廉洁自律情况,及早预防不良的苗头,让干部不能搞、不敢搞“小圈子”。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放开视野,跳出个人的“小圈子”,融入群众的“大圈子”,多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交朋友,多交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事业的朋友。
第三,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应秉承“周而不比”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领导干部相处要秉承“周而不比”的古训。领导干部也是人,也需要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感情,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圈子不等于“小圈子”,讲感情不等于徇私情。以私利为目的的交往,结交的不过是一些趋 炎附势之辈,只会不断让人突破底线,坠入腐败的深渊。相反,以提升自我、情系百姓为目标的交往,则会在志趣相投的人群中不断获得正能量,进而推动工作的开展、事业的进步。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懂得随缘、惜缘,而不过分攀缘。领导干部之间的相处如果能够摒弃利益趋附,以真诚为前提,以友善标准,也就不会陷入结派营私的“小圈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