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介绍一下全国妇联机关改革有哪些举措?
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群团领导机关要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要求,全国妇联机关的改革重点从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着眼于增强广泛性和代表性,改进全国妇联领导机构人员构成。这方面改革的关键在于更多把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特别是基层女性中的优秀代表人物充实到全国妇联的领导机构中来。从目前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和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会、兼职副主席的人员构成来看,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中的优秀代表比例还不高。通过改革,到2018年召开中国妇女十二大时,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联执委、全国妇联常委、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的优秀代表比例将分别达到60%、30%、20%和40%。
二是着眼于理顺职能和创新机制,改革全国妇联机关机构设置。针对目前全国妇联机关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力量分散、对基层多头指挥等问题,我们将对机关一些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优化,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妇联家庭工作、加强网上妇女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理顺内部工作关系和机制,使重点工作的力量和资源更加统筹集中,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更好地体现全国妇联对整个妇联系统的宏观指导功能。
三是着眼于建设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改革全国妇联机关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推进这方面改革,主要是思想上牢固树立“敞开大门建妇联”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路径上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不拘一格从基层和各个领域的女性人才中选用妇联干部,提高全国妇联机关局处级挂职兼职干部比例,使更多优秀女性参与全国妇联工作,使机关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使全国妇联成为锤炼提升做妇女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阵地。
四是着眼于更有效地联系和服务妇女,改进全国妇联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提出了全国妇联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到妇女群众中去的5项制度安排,分别是:全国妇联领导班子成员每年用3个月左右时间深入基层开展妇女工作制度、机关干部“双月下基层工作周”制度、机关干部到居住地社区妇联报到制度、妇女需求调研制度和妇联干部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通过发挥这些制度的刚性作用,让全国妇联机关干部真正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妇女群众之中,扎扎实实把妇情民意了解在基层,把问题矛盾解决在基层,把妇女工作开展在基层,把维权服务落实到基层。
五是着眼于构建“互联网+妇联”工作新格局,创新开展网上妇女群众工作。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做好网上群众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要求群团组织要下气力开展网上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建设网上妇女工作平台、打造“网上妇女之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建好用好全国妇联旗舰网站特别是“女性之声”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矩阵,打造网上综合服务载体,主动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推进联系网、工作网、服务网整体合一,线上和线下两条战线、实体和虚拟两大空间共同开展妇女工作。
问:请问在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
答:习近平总书记把占人口一半的妇女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作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将着眼于充分发挥妇女的“两个独特作用”,大力度推进妇联工作的改革创新。
一是创新思想教育方式。坚持把对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妇联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我与中国梦”“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等妇女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各具特色“最美女性”的精神风貌,引领妇女筑牢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二是创新“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活动。引导各行各业妇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参与“十三五”建设,立足本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创新妇联家庭工作。一方面优化机构设置,把目前分散在相关部门的家庭工作职能和资源整合起来,组建家庭和儿童工作部,统筹做好妇联家庭工作;另一方面创新工作载体,改进“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方式,持续在全国70多万个城乡社区“妇女之家”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大力推动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开展廉洁家庭建设,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方式,在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中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问:通过改革,全国妇联将如何更好地服务妇女、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答: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同履行群团组织的政治职责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们对服务大局与服务妇女的双重使命、为党分忧与为妇女群众解难的双重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我们将着眼于履行政治职责与履行基本职能有机统一,加大维权服务的改革创新。一是加大维权服务在源头的工作力度。利用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种渠道和协商机制,努力在法规制定、政策出台、规划编制等关键环节上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二是加大维权服务在基层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维权服务站点、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等各种维权载体和阵地的作用,推动把妇女权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大维权服务在妇女群众身边的工作力度。把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和治疗救助等项目做实、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创新开展对留守流动妇女儿童、贫困妇女、残疾妇女、老年妇女等的关爱帮扶工作,满腔热情地为她们做好事、解难事,让广大妇女儿童特别是困难群体在妇联组织的贴心服务中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从而使服务妇女群众、维护妇女群众权益的过程成为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的过程。
问:全国妇联将采取什么样的改革举措,最大限度地把触角延伸到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群众?
答:探索以多种方式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要有自己的组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所有群团组织提出的要求,而对于覆盖面最广、服务对象最多、工作领域最宽的妇联组织来说,加强基层基础尤为重要,是妇联工作的固本之举,是妇联改革的重中之重。
针对妇联基层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扩大妇联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上。一是创新基层组织设置。重点推动在城乡社区普遍建妇联,抓好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建设,推动在新领域新阶层形式多样地建立妇女组织,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使广大妇女在身边就能找到妇联组织,参加妇联组织的活动,及时得到妇联组织的帮助。二是壮大基层工作力量。重点发展壮大以妇联干部为骨干、以妇女社会工作者和巾帼志愿者等为依靠、吸引更多城乡社区妇女参加的基层妇联工作队伍,广泛发动妇女群众做妇女工作。三是发挥基层阵地作用。重点推动在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等的规划建设中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妇女之家”建设,并将“妇女之家”建设向各领域延伸,让“妇女之家”的服务功能更强、工作更活跃。四是创新基层工作运行方式。重点是建立依靠妇女群众推进妇联工作的运行方式,扩大让普通妇女群众直接参与妇联工作的渠道,组织活动请妇女群众一起设计、部署工作请妇女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妇女群众一起评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