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全面” 践行“五大理念”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4)

坚持“四个全面” 践行“五大理念”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4)

摘要: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督促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驰而不息转作风、树新风。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完善作风建设监管模式,坚持不懈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塑优良家风。

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奋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迈进。

着力推进理念创新,进一步优化思路。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特色和优势并举,充分发挥战略叠加和联动优势;坚持自主与开放并举,聚焦科技前沿和重点领域,抢占制高点;坚持追赶与引领并举,选择一些重点领域突破,实现由“跟跑” “并跑”变为“领跑”;坚持创新与创业并举,打造一批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的“双创”承载区,让一切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围绕政府管理、产业创新、人才集聚、金融服务、开放创新、军民融合、推进“双创”等方面,加强改革探索,努力创造新经验。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一体化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争取国家量子实验室落户合肥,支持国家大科学工程及装置布局合肥,支持对原有科研设施更新改造整合。支持中科大等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科学城、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等建设。继续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建设超导核聚变中心、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新的七大创新平台。

着力推进政策创新,进一步激活要素。全面落实国家各项税收扶持政策,加大首创、首台套等应用政策创新力度。创新政府投入方式,全面落实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等政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紧密对接。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集聚中科系、高校系、院所系、企业系等创新资源。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

着力推进产业创新,进一步提升优势。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创新转型升级”发展,努力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全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争取培育若干个全国重要的、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和一批科技“小巨人”。到2020年,基本构筑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家电、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高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大健康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接二连三”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着力推进环境创新,进一步集聚人才。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认真实施“双引双培”计划,发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作用,努力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创新团队。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构建集研发、孵化、融资、服务和园区承接、知识产权保护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取向,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统筹推进新格局。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

围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立足国家与安徽发展全局,着力提升城市能级,为全面建成区域性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全方位参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积极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发挥骨干作用,更好地引领合肥都市圈、辐射周边、带动全省。

积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坚持“创新+生态”的理念,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行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使之成为引领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支撑安徽崛起的增长极、长三角双向开放的新窗口。

基本形成都市区形态和架构。按照城湖共生、产城一体、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思路,细化“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副中心、产业新城、新市镇、小城镇、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围绕创新和产业等发展功能,交通和物流等枢纽功能,文化旅游等休闲功能,生产生活等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城市功能区,同步提升开发园区综合承载力,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城区转型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加快三大副中心、三大产业新城建设,有序建设环湖十二镇及一批名镇名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枢纽型、网络化、功能性为方向,建立铁、公、空、水多路并进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提升区域高速路网。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加快发展通用航空,打造区域航空中心。构建“一主两支八线”高等级水运网,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建成轨道交通1-5号线,启动轨道交通6-9号线建设,搭建联动市县的轨道交通主骨架。全面优化城乡交通网络,着力提升交通智能化运行水平。加快建设“公交都市”。

加强城市特色化品质化建设。科学规划和管理,使城市空间立体、平面、风貌特征、文脉延续更加协调。继续规划建设特色街区,打造一批精品道路、品牌商圈、生态走廊和城市地标。制定和实施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水电气热等公用设施。进一步提升防洪保安、抗震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合钢片区改造,建成东部新中心,全面完成城中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加强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深化城市街道社区体制改革,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实施县域经济突破工程,力争到2020年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35%。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引领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加快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广泛开展学雷锋等志愿服务活动,弘扬践行“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加强科普工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办好合肥文博会等品牌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好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智能语音、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产业,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