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扬西柏坡精神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2)

在弘扬西柏坡精神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2)

摘要:新形势下,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在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必须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

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亿万农民迸发出难以估量的参军参战热情,为推进战略进攻和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可靠基础。与此同时,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即将建立的政权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要求各级政府尽快恢复和发展人民经济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等,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正是因为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才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民族的新生。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经过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面对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大军、科技大军、创业大军,不仅朝气蓬勃、创新精神更足,而且自我意识、权利意识更强,精神诉求、利益诉求更多,期盼更有质量、更有价值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弘扬西柏坡精神,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坚持“两个务必”,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西柏坡时期,面对执政“赶考”这一崭新历史课题,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两个务必”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内涵十分丰富。谦虚,关键是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勤于学习,善于提高;谨慎,关键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不骄,关键是自省自警,勇于担当责任,作风扎实,脚踏实地;不躁,关键是纪律严明,强化战略定力,清醒认知,准确判断;艰苦奋斗,关键是励精图治,永葆奋发进取状态,心系群众,实干兴邦。“两个务必”突出体现了我们党在伟大成就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坚持“两个务必”,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以严明政治纪律统一全党意志,以坚决惩治腐败保持肌体健康,以狠抓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但我们也要看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除改革阻力、激发创新活力,需要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当前,我们党仍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实践证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弘扬西柏坡精神,坚持“两个务必”,必须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始终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推进反腐败斗争,确保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着力培养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作者单位: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