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卫邬吉成的难忘岁月(2)

红色警卫邬吉成的难忘岁月(2)

摘要: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刚刚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安顿下来,基辛格等人即得知周总理下午3点要来宾馆会晤。他顾不上休息,把随员拉到院子里面,以散步为由商讨有关问题。此后,他们始终采取这种方法商量问题,哪怕晚上,仍坚持要在外散步。在室内偶尔交谈时,也要打开收音机,放大音量。”邬吉成认为,他们是害怕交谈的内容被窃听。

7月15日,一份“让全世界都震惊”的公告,由中、美双方同时向外界发布。美国时间的晚上7点,尼克松总统突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笑容可掬地对美国观众说:“我要求占用今晚的这段时间,是为了宣布我们为了建立世界持久和平所做的努力中的一件大事……我现在宣读的公告将同时在北京和美国发表。”公告中说:“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亨利·基辛格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专机“空军一号”在北京东郊机场准点着陆。

尼克松一行刚刚到达钓鱼台国宾馆1小时后,周恩来告诉基辛格,毛泽东主席要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尼克松一行立即前往中南海。由于行动匆忙,尼克松和他的随从忘记招呼保管核密码箱的副官,而将核密码箱留在了总统的住处。让总统远离核密码箱,这在二战后的美国历史上极为罕见。

自“文革”开始后,毛泽东的接见通常是安排在外宾临走的前一天。恰恰由于毛泽东这个意外的决定,我方还没来得及事先和负责尼克松警卫的官员打招呼,甚至连美国国务卿罗杰斯都被排除在外,几辆负责接送的车子,悄无声息地就把尼克松、基辛格等人拉到了中南海。

当美国客人进入毛泽东的寓所后,毛泽东开场道:“今天谈话的范畴由你事先定的,谈谈哲学。”后来,尼克松把话题转到越南和台湾等具体问题上,毛泽东当即制止:“这些问题我不感兴趣。”他指了指周恩来说:“那是他跟你谈的事。”

同尼克松的会谈原定10分钟,由于双方谈得尽兴,不知不觉1个小时过去了。在会谈中,尼克松赞叹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毛泽东却淡淡地答道:“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

谈话结束时,尼克松说:“主席先生,在结束的时候,我想说明我们知道你和总理邀请我们来这里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不容易作出的决定。但是,我读过你的一些言论,知道你善于掌握时机,懂得只争朝夕。”听到译员译出自己诗词中的句子,毛泽东露出了笑容。

说完这句话,尼克松起身告辞。临别之际,尼克松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我们的会面改变了世界。”

这天晚上,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据邬吉成回忆:“在国宴上,美国人大都不会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的筷子,只好拿着吃西餐的刀叉笨拙地对付中餐。唯独尼克松不同于他人,不紧不慢地用筷子夹取美食。”原来,为了这次访问的成功,尼克松费了一番心思。为了表示他对这次访问的重视,他在出访前苦练用筷子进食的技巧。然而,在场更有心机的当数加拿大《多伦多环球报》驻北京记者伯恩斯。宴会结束,尼克松刚起身离席,他便快步走到尼克松的座位旁,一把将尼克松用过的筷子揣入怀中。据传后来有人愿出2000美金买那双筷子。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周恩来和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进行了5次政治会谈。

2月26日,尼克松在周恩来陪同下,乘坐中国领导人的伊尔-18涡轮螺旋桨专机前往杭州。邬吉成说,事先在双方就尼克松访华安全问题谈判时,美方曾提出总统在中国去杭州和上海访问时,要乘坐美国“空军一号”总统座机,而周总理说服道:“中国有句俗话,客随主便。尼克松总统既然访问中国,应该乘坐中国人驾驶的专机。你们说美国总统过去没有乘坐过外国飞机,这次到中国来坐一坐,体会一下也很好嘛!我们飞行员的技术也不错。你们尽管放心。如果你们觉得不放心,我陪总统先生一起乘坐。”话已至此,美国人再不好推辞。邬吉成还回忆,为了保证尼克松在杭州的安全,我方还专门从北京空运了两辆红旗防弹汽车到杭州进行护卫工作。

1972年2月28日,作为中、美关系重要里程碑的《中美联合公报》正式签定。尼克松在归国前的告别宴会上高举酒杯,踌躇满志地说:“我们在这里已逗留了一周时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邬吉成说,自己有幸见证了“改变世界的一周”。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美、中、苏三角外交的态势开始形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决定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979年,邬吉成被调到安徽省军区任副司令员,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扎实工作,为安徽省军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82年8月离休后,在积极参加政治学习、社会公益活动和扶贫工作的同时,他仍念念不忘在毛主席身边从事多年警卫事业的历程。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