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一个物种的命运和长江的兴衰(9)

摘要:作为一条见证了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母亲河,长江是一条充满生命活力的河流。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威胁,不少物种正在消失。试问:当这些物种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最后一个倒下去的会不会是人类自己?

第二个问题,江豚在浑浊的水里面,是怎样进行水下活动的?。我们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我们发明了两个信标,一个叫声学信标,一个叫行为信标。这个信标很小,放在江豚身上几乎没有影响。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记录到它真实的自然的状况。如果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记录它的一些生理指标。大家可以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得到,我们利用吸盘,这是一种无伤害的方式。每个信标后面,大家眼睛好一点的可以看得见,后边有一个小的天线,就是每个信标上面有个无线电发报机。这个信标根据我们的设计,过一段时间会自动脱落,脱落了我们一定要把信标找回来,不找回来这个事情就白做了,因为所有信息都存储在这个信标里。

怎么找回来呢?无线电信标一旦脱落,信标会浮出水面,然后就发射无线电信号,我们就用接收机,用三角定位的方式找到信标。然后,以防万一,我在每个信标上面会留下我的手机号码,有人捡到了会跟我联络。在这里举个例子,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如果江豚靠近目标时,反映出来的脉冲的宽度比较宽。宽度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就是说它发射第二个脉冲之前,一定要等到第一个脉冲已经从它赶兴趣的物体身上反射回来后再发射第二个。这样的话,第一个脉冲和第二个脉冲的间隔就能够让江豚计算它跟目标之间的距离。江豚的发声不是连续不断的,因为发声也是要耗能量的,就好像人的眼睛,你不可能24小时睁开,也是要眨眼睛的,也是要休息的。

发声是江豚探测环境,维持联络的主要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不发声对它来讲是很危险的。那么在江豚不发声的时候是怎么规避危险的呢?后来我们研究发现,江豚采取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战略,非常聪明。就是在沉默期,江豚游过的距离远远小于之前声纳探测过的距离。后来我们又发现,它靠近目标的时候脉冲间隔非常小,如果发现它的脉冲间隔小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可以定义它是在摄食,我们叫做目标靠近的阶段。另外我们也发现,它的潜水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正常的潜水,就是背部朝上。另外一个是它在水里面打转转,把身体翻过来。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打转转。后来我们就发现,它在打转转的过程中发出的脉冲更多。这说明什么呢?其实它在捕鱼。那么,它为什么要在打转转时捕鱼呢?这是因为江豚发出的声波是一个波数很窄的信号。它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就打转转,扩大扫描的范围。所以它是非常聪明的,这是它的一种生活的策略。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