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贵伦:坚持“三个导向”创新大城市社会治理(2)

宋贵伦:坚持“三个导向”创新大城市社会治理(2)

坚持需求导向抓落实

当前,创新大城市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六大治理体系”、提高“四大治理能力”,即构建党的组织、政府组织、街道基层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能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大城市社会治理,归纳起来主要有八项任务:

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前提。要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转移职能,提高工作效能。其中,最大限度为社会发展和发挥作用让渡空间很关键。

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包括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完善购买服务、发展社会企业。其中,在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的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企业发展是重要着力点。

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包括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组织登记改革、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组织治理。尽快实现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是当务之急。

深化街道改革,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是城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要推动服务管理重心下沉、理顺街道与职能部门关系、健全街道管理委员会机制、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管理。

完善社区治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包括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居民自治、推进城乡社区协调发展。

动员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格局。社会动员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保障,包括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公众有序参与、促进驻地单位协同。

创新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系统治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依法治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综合治理,有效破解难点问题;加强源头治理,努力构建社会和谐。其中按照社会规律办事至关重要。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社会领域党建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龙头工程,要切实把政治引领及人、财、物保障落到实处。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公益精神,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措施。

(作者系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