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今后十年进入爆发期

创新驱动,今后十年进入爆发期

—— 《习近平复兴中国》 连载

摘要:习近平对中国实施创新驱动面临的形势非常清楚。他指出,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

2016年3月21日,中国电商企业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其2016财年零售交易额已突破3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的亚马逊,并有望在全财年超越全球零售霸主沃尔玛。

阿里巴巴用13年时间冲到3万亿人民币(约合4758亿美元),无限接近零售巨无霸沃尔玛53年才做出的成绩(沃尔玛2016财年全年销售额4786亿美元),超过世界上80%国家的GDP,在中国各省GDP中也能排进前8……如此神速的增长,足以说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造能力一旦焕发出来,可以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企业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掘金,在创新结构上都习惯单打独斗,而不会“抱团取暖”。

在阿里电商零售GMV突破3万亿后,马云说:“我们用了13年时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平台。这是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完全调动了整个社会的资源,让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富裕。”这说明,在创新能力组织上,中国也登上了新台阶。

过去的中国一直被广泛认为是“创新海绵”,即擅长吸收和改造其他国家的技术,这种擅长模仿不擅长原创的特点,一直是中国创新路上的巨大障碍。

习近平对中国实施创新驱动面临的形势非常清楚。他指出,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

“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

“十三五”期间,中国发展环境异常复杂,发展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怎样抓?怎么干?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中国已经确定,要重点抓原创和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中国政府将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中国将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项目。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5年报告,中国的创新能力可能远胜于世界对它的估计,甚至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了引领全球的水平。中国低成本、高速度的创新途径,甚至可以改变其企业在世界各地市场里的竞争方式。那些无法在成本、速度和创新的全球拓展程度上赢过中国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中国“互联网+”有超美态势

独角兽是西方神话中额前有一个螺旋角的神兽,它稀有而且高贵。美国投资人一般将私募和公开市场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称为“独角兽公司”。因此,能够跻身“独角兽俱乐部”成了全球创业家的梦想。

2016年2月29日,中国北京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榜单发布,小米、美团点评、滴滴快的、京东金融、乐视移动、神州专车、凡客、搜狗、爱奇艺等40家企业上榜。作为引领经济发展、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独角兽企业的多寡往往能成为一地创新发展的缩影。数据显示,北京是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年轻“独角兽公司”的城市,占中国的半数以上,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硅谷。

2015年2月,美国《财富》杂志首家以“独角兽时代”的封面报道梳理了全球80多家独角兽公司。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已经增至173家,中国占35家,位列全球第二。

此外,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互联网企业中,美国占7家,中国占4家。4:7,基本能够代表中美当前在互联网经济领域中的实力对比情况。但联想起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绝大部分是近5年来的事,更何况互联网经济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进入美国经济的“顶端”展开角逐,这有力说明了中国创新型经济的成长态势不容小觑。

重视创新驱动,重视“互联网+”的牵引作用,引领中国经济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前沿高地,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添置新动力,这可以说是习近平上任以来,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2015年3月在中国“两会”期间发表谈话时开宗明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同年5月,习近平在与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再次号召中国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创新、善于引导创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11月,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对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定调”。创新,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也由此成为习近平引领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习近平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中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新常态下,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统筹发展规模与结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如此,方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点,习近平紧紧扭住不放。

2014 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R&D) 经费13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9%;投入强度持续加大,R&D占GDP比重约2.1%,超过欧盟平均水平,仅次于美国。2014年,中国中央财政科技支出2899.2亿元,增长6.3%,企业的投入强度也在快速增长,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5年前增长一倍以上,专利量质齐升。

中国通过创新驱动,拉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国经济驱动的主动力转换拐点即将出现。2016年初,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发布核心报告称,中国经济正在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和创新驱动方向转型。这份由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研究团队撰写的《2016中国展望》报告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正在取得进展”,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附加值型转变”。

中国的创新驱动确实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拐点上。

对此,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说,“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场地和规则发生转换。”“十三五”时期,将是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勃兴的时期,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互联网+”……一个个新的经济业态蓬勃兴起,创新驱动,将使中国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主动权。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