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多党合作制度建立之初心(2)

勿忘多党合作制度建立之初心(2)

多党合作制度建立所体现的道义得失和人心向背

1946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被称为“旧政协”,会议前后为争取和平民主开展的斗争及其体现的道义得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党关系和各种政治力量消长,而且对以后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旧政协前后与民主党派的公开合作,使中国共产党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多党合作的方向和意义。1949年1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要求我们党去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它们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派别。”因此可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成为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

当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发表后,新政协运动首先在香港开始,此后中共地下党组织护送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陆续秘密北上,筹建新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既是对他们光荣斗争历史的政治总结,又使它们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不可分割、有机构成的重要部分。历史的逻辑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发展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也由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在野党转变为与中共通力合作的参政党。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参政党互为支撑的政党制度结构,是当代中国政党政治区别于西方国家政治的突出特点。面向未来,多党合作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不忘初心,主要体现在:一是当时国民党的政治专制、贪污腐败、组织涣散,与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廉洁为民,“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用力”,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二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问题上获巨大成功;反之国民党对人民大众和民主党派竭尽镇压迫害之能事,导致政治和军事的大溃败;三是共产党真诚地与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中切实贯彻民主原则,协商建国,民主建政。重温历史,这些精神和原则都是应该发扬光大,努力坚持和不断完善的。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兼首席专家 周淑真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