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是很大的政治(3)

生态问题是很大的政治(3)

—— 《习近平复兴中国》 连载

绿色发展的共识与底线

生态文明,更是一种终极的公平。

在“雾霾”首次被全体中国人痛切感受的2013年,自东北到北京再到上海,甚至直到三亚,席卷全中国的微细颗粒物超标空气,在让人们恐慌憋闷的同时,也有一些媒体人士发出评论:雾霾帮助中国人实现了一种令人心酸的“公平”,无论高官巨贾、升斗小民,人人同此呼吸。

对于“公平”,习近平的看法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2013年5月24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6次集体学习时,他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他要求执政党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对于空气质量密切关注,并且毫不掩饰这种关注,这在世界上都不多见。

2014年3月5日至7日,习近平在全国两会上分别参加了上海代表团、广东代表团和贵州代表团审议,他连续三天提到PM2.5。

2014年11月10日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时,他毫不讳言为了这场盛会在空气质量上所做的努力:“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感慨“人努力天帮忙”,并且直言“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希望通过努力将APEC蓝保持下去。

2015年3月再次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特别提问:“空气质量优良的能占多少?”有人插话说“有时候是靠天吃饭”,他则接话:“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

正像有人总结的,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这样的变化恰恰发生在最近十几年间。

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权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而由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显著增加。

在中共十八大第四场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时任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回答《大公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环保问题呈现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复合性,“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出现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都出现了”。

《大公报》报道说,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达到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大事件比2010年同期增长120%,特别是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

2013年的一份舆情报告称,自1996年以来,中国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着年均29%的增速;“十一五”期间,环境诉求类信访高达30多万件,“环境访民”成为中国庞大访民队伍中的新类型。特别是2012年以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云南昆明等一系列轰动社会和网络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相继发生,中国社会进入“环境敏感期”。

由此带来的警民冲突、暴力对抗,使环保纠纷成为继征地、拆迁矛盾之后又一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因素。

有媒体分析说,以2007年厦门PX事件为分界线,此前的环保群体性事件,从行动爆发的时间上看,属于“事后救济型”,即权益已受侵害后的维权;而此后的则多是“事先预防型”,针对尚未上马的项目,“可能的风险”已足以动员起一场风暴。

还有专家总结:以前环保群体性事件更多的是“抗争—赔偿”模式,而如今“环境保护”成为相对宽泛的诉求,民众要求更高的环境权和健康权,并且拒绝救济性的物质赔偿。

进一步的分析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在酝酿形成过程中,表面上看指向的是当地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忽视,但实际上,环境权益只是其中一个显诉求,决策参与权得不到保障、诉求表达渠道受阻等众多隐诉求成为网民发起抗议的重要动机。网民在讨论、炒作这类事件的时候,指向的多元更加明显,社会分配不公、权利保障不足、官员腐败等问题成为网民情绪发泄的立足点。

如一些学者所言,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最近的宣泄口”,环保最终以正当性充当了各种利益诉求的集中爆发点。政府在化解环境抗议事件时不能单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从决策民主、利益补偿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说环境保护是“很大的政治”,内涵极其深刻。他并非单方面强调环保的重要意义,而是对执政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着清醒认识——生态文明直接关系公众切身利益,又是中国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一个利益交叉点,有可能引发诸多隐性问题,而在纠缠的“绳结”中找到拆解之法,无疑将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难题的破解找到思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经典比喻,用于形容民众与执政者之间的关系,带有极强的警示意味。而在新华社的述评稿件中,这个比喻已被扩展到描述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环境如水,发展似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