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在沪红军老战士讲述长征史诗:不能穿了皮鞋忘了草鞋(2)

听在沪红军老战士讲述长征史诗:不能穿了皮鞋忘了草鞋(2)

摘要:苏力是上海健在的老红军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她饱经风霜的脸上,仍能看出额头上有道疤,那是童年在地主家当丫头时被刀砍的。苏力1927年1月生于四川省青川县一户贫农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将她卖给地主家,因年纪太小常出差错,苏力常被打得皮开肉绽。

胡守富:贺老总烟斗敲头的红小鬼

1931年8月,贺龙率领红3军来到湖北省沔阳县,13岁的洪湖赤卫队儿童团团员胡守富报名参军。“第一次部队说我年龄小,不收,给了几块钱让我回家。”胡守富感到委屈。后来,他听说一个年龄比他还小的人参加了红军,于是又跑到部队去。“这次惊动了贺老总,他亲自批准我参军。”一年后,表现出色的胡守富被选为红3军警卫营通信员,不久又担任通信班长、排长,几乎天天与贺龙、关向应等军部领导在一起。“贺老总一高兴,就用烟斗敲我的头。”胡守富比划了一下敲脑袋的动作,显得非常开心。

中央红军长征后,蒋介石调集30万兵力,围攻湘鄂川黔苏区。胡守富所在的2军团6师在溆浦城与国民党军遭遇。战斗中,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左大腿。胡守富说:“有人打算把我寄放在老乡家中。贺老总说,这个小鬼不能留下,要抬走。”

在之后的转战中,胡守富大部分时间都躺在担架上。“有一位抬我的战士牺牲了,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年近百岁的老人有些哽咽。过草地时,6师担任后卫。“牛皮斗篷,皮带,前面部队啃光的牛羊骨头、野菜,凡是能吃的东西全部吃光了。随我们师行军的军团政委关向应都饿晕了。”胡守富回忆,为了给关向应补充营养,贺龙不知从哪里钓到几条小鱼,“他把鱼做成汤,让警卫班送了过来,自己却一口都舍不得吃,嚼了3天的牛皮。”

赵戈:不能穿了皮鞋,忘了草鞋

1934年至1936年,正当红军主力在长征时,留在城市和部分根据地的战士们仍在不屈不挠地斗争。赵戈就是其中一位。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时,年仅15岁的赵戈在上海救国会的安排下,组织了约一百多人参与游行。“救国会领导人是 ‘七君子’之一的沙千里,而我是救国会的一个小组长。”赵戈清楚记得,游行的高潮发生在12月24日。“那天早上9点,我们在大陆商场门口集合,朝南京路前进。我父亲负责帮我们运传单,10点的钟声敲响后一起从楼上撒下,南京路顿时飞扬着雪花般的传单。此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行队伍开始聚拢,一起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时候,英租界的巡捕也来了。”赵戈带着一二十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冲在队伍的最前排,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旗杆,旗杆对着巡捕,为游行队伍冲开一条道路。

队伍的目的地是当时的北站,上海学生代表团将从那里出发赴南京请愿。“到中午的时候,听说交大的学生自己开动了火车,游行队伍也随之解散。”1936年,赵戈和二十余名同学一起,离开上海奔赴延安。他先后担任过八路军120师教导团宣传干事、战斗剧社编辑干事以及晋绥军区战斗报随军记者。

离休后,赵戈在关心下一代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尽管年事已高,但凡是请他外出作报告,无论路途远近,他总是风雨无阻。多年来,他先后到市委党校、复旦、交大、华师大、建青中学等学校和地方机关、工厂、部队200多个单位作报告400多场,听众近30万。

赵戈的家中,最宝贵的是一双破草鞋。“我原来不会打草鞋,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把自己的草鞋给了我,又教我如何打草鞋。”赵戈说,一位和他差不多同龄的队长,过草地时连草鞋都没有,脚裂了口子就拿针缝上。“我留着它来提醒自己,共产党员不能忘本,穿上皮鞋,不能忘了草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