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党建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解读

报告人:刘春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简 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健全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实施能够提高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党校刘春教授做客宣讲家网,为广大网友深刻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结构与内容,深入剖析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重大意义。
总播放:950579
发布时间:2016-11-07 08:55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自2003年12月31日颁布施行以来,对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形势发展需要我们对条例进行修订,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做到责任清晰、主体明确,制度管用、行之有效。[文稿][PPT]

  • 《条例》共8章,47条,6600多字,分三个板块规定了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任务目标、事项内容、重点对象、重要手段、监督体系,以及整改保障等13个方面的内容。刘春教授对此作出了精彩解读。[文稿][PPT]

     

    刘春 中共中央党校专家

    刘春 中共中央党校专家

    完整视频:http://www.71.cn/2016/1104/919286.shtml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6/1104/919285.shtml 

       PPThttp://www.71.cn/2016/1106/919302.shtml

    H5理论秀:三分钟带你读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可以说,党内监督条例的通过、生效和实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在党内监督工作领域,党内监督条例的生效实施为监督工作和监督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程序、规范和制度依据。

    一、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此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自2003年12月31日颁布施行以来,对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所以,党的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就需要对条例进行修订。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这项宏大工程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且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的多数内容已经成为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制度、机制和标准。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也要充实完善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因此,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党的建设新阶段都提出了修订党内监督条例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包括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包括在党内监督中要凸显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特别是党组织主体责任、纪检组的监督责任等方面的重要的管党治党工作,要形成规则和机制,对党内监督条例进行健全完善,做到党内监督责任清晰、主体明确、制度管用、行之有效。

    所以我们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修订、审议通过以及生效实施,是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深化的标志,更是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化增强、各项规则行之有效的重要体现。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